11家外资企业齐聚绵阳考察对接共赴发展新程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14日电 (杨勇)3月14日,在绵阳市对外开放发展大会召开次日,“知名外资企业走进中国(绵阳)科技城投资恳谈会”火热举行,这一活动迅速落实绵阳市委、市政府大抓招商、大招外资的部署,来自德国、意大利、法国等5个国家的11家知名商(协)会、外资企业齐聚绵阳,共话合作、共谋发展,现场洋溢着浓厚的投资热情。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四川省政府驻重庆办事处牵头组织,绵阳市经合局、市委外办、商务局携手出击,外资、外事、外贸三方联动,在考察点位的精准对接、沟通衔接等方面工作更加细致。参会客商层次颇高,其中法国中小企业协会、中国欧盟商会等知名外资商、协会,以及博洛科电气、福伊特造纸等知名企业纷纷到场,参会嘉宾中6成是中国区企业、商(协)会高管。他们来自多个国家,代表着不同领域的先进力量,为绵阳带来了国际化的视野与合作机遇。
投资合作意愿强烈是此次活动的一大显著特征。据了解,本次参会的11家外资企业、商协会,涉及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多个热门领域,均带着明确的合作意向前来实地考察对接。一家来自欧洲的企业负责人兴奋地表示:“我们在企业能源供应方面有很多经验和积累,这次考察中也和两家绵阳企业对接了,未来会专门沟通推进后续对接。”这样的积极表态,彰显出绵阳对优质外资的强大吸引力,也为双方进一步拓展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活动期间,绵阳收获了外资企业代表的高度评价。在座谈活动中,商(协)会、外资企业代表频繁用“warm”(温暖的)和“nice”(友好的、美好的)来形容此次对接服务。此前,绵阳组织参会客商开展 citywalk活动,让他们沉浸式体验绵阳的科技创新与产业生态,这一举措成效显著,国际友人纷纷点赞绵阳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环境,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投资信心。值得一提的是,在绵阳召开的全市对外开放发展大会上,企业代表被邀请到头部排主席台就座,这一细节让外资企业负责人倍感惊喜,也充分体现出绵阳对企业家的尊重与礼遇。
事实上,绵阳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营商环境的优化,通过出台相关政策、优化服务、改进流程等方式,积极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在新型显示产业方面,绵阳成功招引两家外地龙头企业,它们带动相关配套产业链在绵阳投资约1000亿元。在开放合作的有力推动下,2024年,绵阳新签约5亿元及以上项目136个,其中50亿元及以上项目9个;近两年,仅电子信息产业链就成功签约招商引资项目70余个,总投资金额近千亿元,外商直接投资到资10444万美元、增长3.05%,新设外资企业35家、增长25%,外资企业总数达到237家,外贸进出口总值也突破300亿元,并与全球17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
绵阳市经合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紧盯重大项目、重要活动、重点改革精准发力,确保内资、外资招引走在全省前列,力争每年引进3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化项目10个以上。绵阳正以开放的姿态、优质的服务、良好的产业基础,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投资热土,在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迈出坚实步伐,书写着合作共赢的新篇章。(完)
成都市三医院临床医学检验部通过ISO现场复评审
绵阳梓潼:定向关爱见行动 健康服务零距离
护航3·15 成都双流区端出电梯安全知识“大餐”
江油市第十三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启幕
广元昭化千亩樱花盛开 八方游人纷至沓来
四川中行:积极发挥金融力量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线
犍为:开往“春天的小火车”迎蕞美之季
耿福能代表:AI问诊不会取代基层医生
“国宝”中华秋沙鸭“到访”四川资中
四川犍为:开往“春天的小火车”迎蕞美之季
四川石棉:黄果柑丰收 飘香春天里
四川眉山:师生走进乡村田间写生创作
首设健康食品及科技服务专区 “体重管理”的风吹到了糖酒会
成都: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不低于2小时
四川欠发达县域2024年GDP增速快于全省0.4个百分点
四川:2024年消费者满意度总指数85.07分 创十年新高
三星堆、金沙先民是否属于同一人群?专家蕞新回应
四川剑阁:“交树交印”接力保护12510株古树名木
四川富顺:AI化身“农田医生” 为小麦开药方
全国人大代表吴德:多举措推动西部高等教育振兴
四川证监局:推动四川REITs市场高质量发展
四川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增长25% 规上高新技术产业营收达2.06万亿元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四川昊通律师事务所。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