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45号建议答复的函
对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45号建议答复的函
陈政、李响、何守君、胡晓明、董瑶瑶、程倩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拓展游仙城区发展空间的建议》(第45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绵阳市国土空间规划方案编制相关情况
2019年5月,党中央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明确将主体功能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各类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我市于2019年底开始了《绵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下简称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空间规划方案围绕深度参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建设西部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成渝地区副中心、四川省经济副中心城市和Ⅰ型大城市的目标,从城市功能结构、交通组织、土地利用结构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完善,规划中心城区形成“双心、多组团”的空间结构。“双心”即城市老中心和城市新中心,“多组团”即结合各片区功能形成科技创新、高新产业、智能制造、综合服务、休闲度假5类城市组团。就游仙区来说,北部以中物院为依托,形成科技创新组团,主要承担国防科研、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中部以现状游仙城区为主,形成综合服务组团;南部以游仙高新区南区为主,形成智能制造组团,主要承担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发展。
支持游仙突破绵遂高速限制,向东拓展发展空间方面,根据国土空间规划方案,游仙区部分用地向绵遂高速外进行了拓展,主要在中物院二所片区、东林片区及五里梁片区,分别保障了核医疗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及游仙经开区南区等重大产业项目落地,丰富游仙区后备发展空间。
支持游仙完善交通路网方面,将科技城大道东延至核医疗健康产业园方面,绵阳市国土空间规划方案对二环路东延至新桥镇进行了安排落实,科技城大道东延至核医疗产业园我局将在下一步规划中根据城市综合交通需求统筹进行研究。
支持产业提速发展,为提升和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提供空间保障方面,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要求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我局在方案编制中,统筹粮食安全、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既坚持耕地保护优先,做到稳定耕地应保尽保、应划尽划;又兼顾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为各类建设提供空间保障。
中国(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落户游仙方面,2021年12月29日,中国(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已在绵阳科技城新区科技创新中心二期揭牌成立。我局将持续做好各类先进科研技术单位落户绵阳的要素保障工作,根据游仙区的战略定位,支持游仙区打造以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核技术应用为主导产业的军民融合示范区。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