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成果转化!绵阳科技城新区:“先投后股”携手中试保险打造科创生态新引擎
四川经济网绵阳讯(记者 张宇 文/图)3月11日,由绵阳市科学技术局、绵阳科技城新区管理委员会主办的“创新金三角·智汇科技城”科技城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绵阳举行,吸引了来自新区人工智能上下游企业、金融机构、研究院所等的110余名代表参加,共同探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新途径。
活动现场,新区首批“先投后股”项目签约仪式掀起了首个高潮。新区出台了《以“先投后股”方式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试点改革创新管理办法(试行)》,针对特定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以科技项目的方式将财政扶持资金“投”入项目承担企业(以下简称“项目企业”),待项目企业实现市场化股权融资或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后,所投入的财政扶持资金再转化为相应“股权”,并伴随项目企业成长一段时间后执行股权退出,单个项目支持金额蕞高可达200万元。这一创新举措,既解决了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难题,又避免了过早稀释股权,为科技企业提供了有力的“缓冲弹簧”。
新区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府资金先以科研项目形式投入作为‘启动资本’,待企业完成市场化融资后再转化为股权,这样的模式旨在给企业树立‘敢创新有后盾’的信心,鼓励企业大胆创新、放心转化。”
随后的绵阳中试保险发布仪式及推介环节也备受瞩目。新区中试服务公共平台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绵阳市分公司通力合作,在全省创新推出首个中试综合保险服务方案,为绵阳市中试项目引入综合保险保障机制,全方面保障科技成果转化。该保险产品涵盖了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保障、转化过程第三者经济赔偿责任保障、专利保护和商业秘密保护等多方面内容,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新区“先投后股”项目,该中试保险产品还创新推出综合保险方案,形成“政府+保险”的双重风险缓释机制。对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保险金额蕞高可达100万元,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转化风险。
活动压轴环节是绵阳市人工智能标志性产品的首期发布。来自新区企业、中试平台、研究院所的六项标志性产品在这里被精彩推介,展现了硬核的科技实力。创新要素在会场激荡碰撞,激发了更多合作与创新的可能。
此次产品及成果发布也引起了专业投资机构的高度兴趣。会后,投资机构与项目负责人就项目情况、市场前景和拟合作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后续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新区通过“先投后股”激活财政资金效能,中试保险化解“不敢转”焦虑,二者协同破解了企业创新链与资本链的断点难题。这不是简单的政策叠加,而是机制创新的化学反应,标志着新区科创生态正发生质变。
据悉,新区对每个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奔跑”都在构建制度化的“护航”方案,这不仅是坚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注脚,更是新区打造科创生态新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未来,新区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机制,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