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绵阳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以试点带动产业升级以产业引领绿色转型绵阳三台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全链式发展

admin8个月前 (09-29)绵阳产业信息57

  近年来,全国钢结构建筑市场的逐步扩大,随着钢结构绿色建筑推广的深化,特别是国家提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的目标后,绿色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持续向好。2017年初,绵阳市三台县以产业试点为契机,超前谋划绿色建筑产业布局,由宏达公司与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合资企业四川宏达杭萧钢构建设有限公司,成功引入浙江杭萧钢构绿色装配式建筑,在三台县刘营镇规划建设总面积2500余亩的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园。截至目前,该产业园已引入6家企业入驻,累计签订钢结构销售合同72个,总产值达2.1亿元,业务范围辐射绵阳、江油、西昌、陕西、重庆、成都等地,成为四川地区钢结构产业的重要产出力量。

  以产业试点为契机,带动产业体系完善升级

  在装配式建筑产业推进初期,通过深入调研全县及周边建筑市场和建筑企业发展情况,在全市创新形成“试点园区+试点企业+试点项目”共同相互促进发展的模式,推进全链式产业布局快速形成。

  以园区集群发展孕育企业。在产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实行“按需求、分片区、分阶段”的发展思路,坚持科学精准谋划,基础规划先行的策略,通过5年的不断发展,先后招引杭萧钢构、远大住工PC砼、京辉商砼、霸下哒墙板、强山水泥制品、灵峰垃圾再生利用等多家企业入驻,目前产业园区形成了囊括钢结构、PC构件、商品砼、沥青砼、水泥板材、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等多种新型建材为一体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以示范企业带动行业变革。县委、县政府狠抓工业强县机遇,积极孵化示范企业,带动行业变革,目前全县装配式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综合实力不断提升,2019年,四川宏达杭萧钢构建设有限公司被省住建厅评为全省首批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企业,带领装配式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实力不断提升。

  以项目落地落实凸显成效。2019年初,三台县城南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开工建设,项目新建建筑面积11.95万平方米,作为全省首个,也是全国唯一采用钢结构装配式的安置房项目,城南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设计装配率达到2A级以上,整体采用装配式建筑面积达9.6万平米,绿色装配式比例超80%,被评为全省首批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方参与主体高标准、严要求,致力将其打造为钢结构住宅的标杆工程,目前,项目主体工程量已完成90%,标杆示范作用明显。

  以产业升级为支持,引领绿色转型快速推进

  坚持政策引领夯实发展基础。积极响应中央、省、市关于加快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的政策要求,结合全县发展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装配式建设工程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针对应用装配式建筑的企业,明确了容积率奖励、税收优惠、信贷支持、招标投标、奖励补助等多项支持政策,为推进绿色装配式产业发展夯实了基础。

  坚持产业升级推进稳步发展。由四川宏达杭萧钢构建设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宏达杭萧钢构绿色建筑装配制造基地建设项目,被评为四川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目前基地安装有钢管束构件生产线条、钢筋桁架楼承板生产线条、传统钢结构生产线条,已达到年生产钢管束1万吨、常规传统钢结构3万吨、钢筋桁架楼承板20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为项目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

  坚持技术创新助力绿色转型。通过推动试点项目进程,积极总结钢结构装配式实际发展的问题和经验,先后组织编写《提高钢管束混凝土柱剪力墙安装合格率》《提高装配式桁架楼承板底面平整度合格率》等技术性文章,分别获得2021、2022年度四川省QC活动成果交流三等奖,蕞新编写的《装配式钢管束内混凝土免振捣分仓施工工法》作业方法指导书正在争取评选省级工法,通过实际经验调整完善企业制造设计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进一步提高绿色装配式建筑在产业内的影响力和认可度,为稳步转型提供坚强技术支撑。

  以绿色转型为展示,助力全县可持续发展

  夯实对内项目推广。以三台县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园为根基,形成“试点项目+试点企业”的钢结构装配式产业发展格局,全链式发展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在示范项目带动下,三台县碧桂园商品房项目、楠溪月商品房项目、梓州府商品房项目等房地产项目,以及三台县人民医院等民生工程项目均进行了装配式建筑的配建,装配式建筑推广初具成效。

  强化对外宣传展示。去年7月,在“2022年川渝住房城乡建设博览会”上,四川宏达杭萧钢构建设有限公司受绵阳市住建委邀请,以四川代表团身份参加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展区的展出,重点宣传了三台县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宏达杭萧钢构绿色建筑装配制造基地、三台县城南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潼川古城木结构建筑,展示了绵阳区域装配式工业化方面的新产品、新技术和建设成就。

  科学谋划后期发展。经过多年来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方面的探索和积累,三台县钢结构装配式产业布局已有较好基础,具备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下一步,该县将以“带头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层层抓落实”的“三落实”精神,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完善产业链条,持续积极做好向多方筹措资金工作,以试点企业支持试点项目建设、以试点项目带动试点企业发展,进一步扩大全县钢结构产业集群的影响力、吸引力,从而撬动行业的变革,引领绿色建筑的发展新方向。(供稿:三台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康拯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绵阳产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国(绵阳)软件产业园文化建设规划与方案[2017515]

中国(绵阳)软件产业园文化建设规划与方案[2017515]

  一、 园区概况及发展定位 1、 园区概况 中国〔XX 科技城软件产业园〔以下简称软件产业园位于 XX 金家林总部经济试验区。软件产业园成立于 20XX11 月,规划用地 面积 800 亩,分三期建设,一期用地面积 73 亩,规划建面 6 万平方 米。 目前,软件产业园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水、电、气已 接入园区,园区实行双电源,保证软件企业用电需求;架设移动 和电信双网络,实行...

中国智能制造首批试点示范项目绵阳长虹产业园正式开建

中国智能制造首批试点示范项目绵阳长虹产业园正式开建

  文章来源:四川省国资委 发布时间:2018-10-30   近日,作为中国智能制造首批试点示范项目和西部唯一一个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的承担单位,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长虹)在绵阳高新区正式开工建设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园。这是长虹建业60周年之际宣布实施产业布局战略调整后的一个大动作。   该园区总投资约50亿元,总占地面积约130...

中国(绵阳)科技城产业推进会本月下旬举行

中国(绵阳)科技城产业推进会本月下旬举行

  中新网成都9月18日电 (杨杰 霍潺)由国家科技部和四川省政府主办,绵阳市政府和省级有关部门承办的“2007中国(绵阳)科技城产业推进会”,将于本月23-24日在绵阳市举行。   2000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的重大决策,以绵阳城区为中心,规划建设面积为80平方公里的科技城,并成立了由科技部牵头,包括13个国家部委在内的科技城建设部际协...

中国(绵阳)科技城电梯产业园 打造西部电梯产业新高地

中国(绵阳)科技城电梯产业园 打造西部电梯产业新高地

  在国庆节前举行的“2014四川(绵阳)电子商务博览会暨第三届‘绵阳造’精品展销会”上,来自中国(绵阳)科技城电梯产业园的浙江绵州通力、台湾腾达、四川科莱、广州中科西奥、江苏华蜀佛斯特等5家整机电梯企业异军突起,集体亮相,他们带来了15种安全技能型电梯、观光电梯、物联网技术等新产品。会上,5家整机企业还与15家知名房地产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电梯产业园原计划...

中国(绵阳)科技城科技物流产业园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中国(绵阳)科技城科技物流产业园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本次控规的编制范围为:北以二环路为界,东接空气动力城用地边界,南至衔接绕城高速的规划道路,西以铁路以西的规划道路为界。规划范围约3.16平方公里 。   依托铁路、公路、航空交通条件,立足绵阳产业形态,将其打造成为集生产生活资料储备、加工、中转、交易、信息五位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物流园区。   重点发展工业供应链物流,大力推进城市配送物流,同时开展国...

中电光谷绵阳科技园项目正式开工

中电光谷绵阳科技园项目正式开工

  9月6日,中电光谷绵阳科技园项目在高新区光电产业园C区举行开工仪式,正式开工建设。市委书记罗增斌出席并宣布项目开工。市委副书记王华蓉,市委常委、秘书长、宣传部部长张学民,市委常委、科技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市国资委党委书记罗宗志,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梁磊,中电光谷联合控股执行董事、总裁黄立平,副市长刘海昌,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谭岗,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董泓,...

全国百强!绵阳这个园区上榜

全国百强!绵阳这个园区上榜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全国百强!绵阳这个园区上榜   8月10日,赛迪顾问发布了,2022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绵阳1个园区上榜,那就是——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根据数据,四川共有4个园区入选榜单,分别是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