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绵阳和广元工业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519
关于绵阳和广元工业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 根据市委、市政府领导指示精神,为学习借鉴兄弟市(州)在推进工业经济发展中的成功 经验,近日,市经信委由党委副书记何开荣、副主任舒治国带队,组织相关科室专程赴绵阳 市和广元市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绵阳、广元工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绵阳工业基本情况。绵阳市辖两区六县一市,幅员面积 2.02 万平方公里,人口 461 万。2010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27.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323.5 亿元,同 比增长 37.4%;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51.9%;实现利税总额同比增长 31.7%;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达到 990 户。2011 年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长 23.5%。 (二) 广元工业基本情况。 广元市辖三区四县, 幅员面积 1.63 万平方公里, 人口 248 万。 2010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29.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317.4 亿元,同比增 长 54.8%;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69.8%;实现利税总额同比增长 56.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达到 301 户。2011 年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长 31.6%,增速居全省第 1 位。 (三)与我市工业发展比较。2010 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28.7%;实现主 营业务收入 730.9 亿元,同比增长 45.2%;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35.2%;实现利税总额同比 增长 60.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 453 户。2011 年一季度,我市规上工业增长 24.2%。 “十一五”期间,经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比较,2008 年,绵阳、 广元工业受“5.12”汶川特大地震影响较大,但随着一批灾后产业重建和承接产业转移项目 的快速实施,绵阳、广元工业实现了“原地起跳” 。2006 年至 2009 年,我市规上工业发展速 度居三市首位,但 2010 年广元速度已超过我市。 二、绵阳、广元工业发展经验举措 (一)高标准规划产业发展。绵阳市坚持“外融内聚”的发展战略,确定了“一主三化三 加强”的跨越式发展路径,把工业强市作为主导战略、核心战略和根本战略,大力实施“优 势企业倍增计划” 、 “产业倍增计划”和“园区倍增计划” ,编制了《绵阳市工业发展规划 (2010-2015 年) 》 、 《 “2+4”优势产业发展规划》 。在今年全市工业强市大会上,绵阳提出新 目标:绵阳工业要三年重回全省第二,到 2015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 到 3000 亿元和 1000 亿元以上,再造一个工业绵阳。广元市充分利用天然气、煤炭、石英砂 等地下矿产资源和林木、 山珍等地上资源富集优势, 大力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和工业强市战略, 广元工业目前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在广元“十二五”规划编制中,成立了由国家发改委、省 发改委、省社科院、四川大学等单位院所的 21 位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据了解,广元 市经信委已经向市委、市政府建议:到 2015 年,力争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 1200 亿元,年均 增长 30%以上;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 300 亿元,年均增长 25%以上;工业占 gdp 的比重每年提 升 2 个以上百分点,达到 42%左右。 (二) 高水平打造优势产业。 绵阳市着力打造电子信息、 食品、 冶金机械、 汽车及零部件、 材料、化工等六大优势产业,产业定位由“1+5”产业变更为“2+4”产业, “2”代表电子信 息和汽车及零部件两大千亿产业。随着中国重汽卡车项目建成投产,绵阳在原只打造一个电 子信息 1000 亿产业的基础上,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成为绵阳又一个千亿级产业。 广元市大力发 展能源、 金属、 农产品加工、 建材、 电子机械五大板块, 农产品加工产业产值已突破百亿元。 两地为加快优势产业发展,一方面,积极承接现代产业转移。艾默生、拉法基、华能集团等 世界 500 强企业,中国重汽、华晨汽车、华瑞汽车、五粮液集团、双汇集团、香港豪德集团、 大连万达集团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纷纷被引进绵阳。娃哈哈、海螺水泥、长虹电子科技、 升达林板等一批知名企业被引进广元。另一方面,积极推进现有产业升级。绵阳以长虹、九 洲、攀长钢等本地大型扎根型、总部型企业为龙头进行改造升级,仅长虹、攀长钢技改扩能
项目投资分别达 35 亿元和 53.6 亿元。广元以 081 电子集团为依托,引进长虹集团与其战略 重组,组建四川电子军工集团,建设塔山湾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启动建设 081 工业园。 (三)高起点建设工业园区。绵阳市已建成各类产业园区 13 个,其中:国家级园区 1 个 (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省级园区 4 个(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绵阳科创园区、江油工 业园区、三台工业园区) ,市县级园区 8 个。广元市整合打造产业园区 9 个,其中:省级开发 区 1 个, 即广元经济开发区, 下设有色金属工业园区、 王家营工业园区 (含军民结合产业园) 、 建陶工业园区、川浙产业合作园、医药工业园 5 个产业园区;市县级园区 8 个。广元经济开 发区在原“四园一区”基础上实施了扩区并规划建设“七园一区” ;广元市天然气综合利用工 业园、各县区工业集中区也在整合打造基础上规划新建了园区,拓展了园区发展空间,全市 产业园区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形象档次大大提升。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军民结合〃四 川广元) 、 国家先进电子产品及配套材料产业化基地、 中国食品产业重点园区等先后落户广元。 目前,广元市正争取将广元经济开发区培育发展成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把具备上档基础的旺 苍工业集中区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四)高要求推进项目建设。绵阳市大力谋划大项目,中物院、中国空气动力中心、中国 燃气涡轮研究院联合打造军民结合发展的科学城、空气动力城和航空城等“新三城”已开工 建设,涉及投资达 350 亿元;大力引进新项目,截至 2011 年 1 月,绵阳灾后招商引资项目达 1637 个,协议引进资金 1040.79 亿元,累计到位国内市外资金 979.98 亿元,到位率达 94%; 大力推进好项目, 总投资 20 亿元的中国重汽卡车项目只用了 4 个月就建成投产; 大力支持重 点企业,2011 年 3 月,绵阳拿出 1015 万元奖励年度优秀工业企业及新认定国家和省级技术 中心、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和四川省著名商标的企业,连续第三年拿出上千万元重奖企业。广 元市坚持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四个一”推进机制,确保一个重点项目有一个市级领导牵头、 一个工作班子负责、一笔专门经费保障,加强项目全过程跟踪、督办和服务;建立工业项目 工作会商制度,每两个月对工业项目招商、建设、开工、竣工情况进行一次会商,集中研究 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三、对我市工业发展的启示和建议 (一) 提升战略定位和水平。 突出工业强市战略, 立足新起点提出新目标, 绵阳的 “产业、 园区、 企业” 三大倍增计划和再造一个工业绵阳、 广元的工业发展速度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我市要以与省经信委签订《加快推动遂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为契机,积极 争取上级战略政策支持, 围绕五个新定位和向绿色发展目标, 进一步提升工业产业战略定位、 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主导战略,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走以工业 可循环为特征的新型化工业发展道路。 (二)提升园区规划和功能。一县一园区(工业集中区) ,整合打造促进园区上档升级, 这是绵阳和广元园区发展的成功经验。我市要进一步加大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力度,按照“五 向发展”的原则,围绕拓园提质、上档升级,整合打造一批集约程度高、规模效益好、资源 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创新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的专业化园区。积极创 建“1525 工程”园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加快园区道路、管网、通 信、污水处理、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配套功能,形成以产业园区招大引 强的巨大吸力。 (三)提升招大引强的效果。引进一个大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大发展,这是绵阳 引进中国重汽卡车生产项目,带动了全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跨越发展给我们的重大启示。我 市要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 ,始终把招大引强、集群承接、产业链承接作为招商引资工 作的主线 强企业,举全力引进一批具有方向性、引领性、带动 性的重大产业项目,吸引带动配套企业,促进产业集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增强经济 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四)提升项目工作的合力。绵阳的“新三城” 、中国重汽的“绵阳速度” 、广元的工业项
目工作“会商制度”带给我们新的思考。我市相关部门要形成储备、引进、跟踪、协调、推 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的合力,要进一步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重点整合提升一批市场潜 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积极论证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土地投资强度、节能减排等 方面,努力扩大投资储备规模,提升项目储备质量,确保项目投资成功率。要进一步抓好抓 实重大工业项目市级领导联系制、项目秘书制等制度,认真落实重大项目“并联审批” 、绿色 通道制度,切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