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绵阳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

admin8个月前 (09-29)绵阳产业信息20

  北坝镇地处四川省三台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北距四川省唯一科技城、四川省第二城市绵阳58公里,西离省会成都市153公里,东距重庆3…[详细]

  潼川镇地处三台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北距本省唯一科技城、四川第二城市绵阳58公里,西离省会成都153公里,东距重庆300公里,幅…[详细]

  塔山镇位于绵阳市三台县东北部,是四川省小集镇建设试点镇,绵阳市文明城镇。治地距三台县城36公里,绵阳市41公里。全镇幅员面积84.88平方公里,辖3个…[详细]

  [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 龙树镇机关内设党政办、经济办、计生民政办、财政所、农业服务中心、计生服务站等4个行政机构和2个事业机构,人员编制33人,在编2…[详细]

  [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 石安镇机关内设党政办、经济办、计生民政办、财政所、农业服务中心、计生服务站等4个行政机构和2个事业机构,人员编制39人,其…[详细]

  富顺镇位于三台县东北部,治地距县城23公里。治地地理坐标北纬31o10′,东经105o11′。境内以深丘为主。2001年,全镇幅员面积65.8平方公里…[详细]

  三台县辖镇。1940年置三元乡,1958年改三元公社,1968年更名东风公社,1983年改东风乡,1989年置三元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1公里。…[详细]

  三台县辖镇。1940年置秋林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7年建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6公里。面积50.2平方公里,人口2.2万。…[详细]

  新德镇位于四川省三台县涪江东岸,与县城隔江相望,距县城8公里。新德镇地理坐标北纬31,东经105。东靠唐巴公路,南与县城及北坝工业经济开发区隔河相…[详细]

  新生镇位于三台县南端,距离县城23公里,是通往鲁班水库、云台观和郪江汉暮群的必经之地,东与中新、乐加、景福三镇乡接壤,南与观桥镇相连,西与鲁班镇毗邻…[详细]

  鲁班镇地处三台县城南28公里,辖3个办事处,3个居委会,27个行政村,231个经济合作社,幅员60.24平方公里,人口3.6万人,耕地2.6万亩,属川…[详细]

  景福镇治地位于县城东南46公里,距射洪县城28.2公里,北纬30o52’,东经105o10’。全镇东接双乐乡、射洪县金家镇和凤来镇,西邻观桥镇,南界紫…[详细]

  三台县辖镇。1951年置两河乡,1958年改两河公社,1981年更名紫河公社,1983年置紫河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40公里。面积8…[详细]

  [简况] 素有南路通衢之称的观桥镇,位于三台县城南31公里处,三(台)大(英)公路穿镇而过,观射、观菊、观郪、观鲁四条公路交汇于此,是去神秘…[详细]

  郪江镇位于县城南47公里处的郪江河畔,与中江县隔河相望。东邻建中乡,南与中江县交界,西连安居镇,北界观桥镇。1992年9月建制调整设单列镇,是年被四川…[详细]

  三台县辖镇。1940年置中兴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中新公社,1983年置中新乡,1987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2公里。面积37…[详细]

  三台县古井镇位于三台县城西面,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7公里,辖3个办事处27个村256个社1个居委会,总人口近四万。是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也…[详细]

  西平镇,清康熙元年(1662)建寺庙,名盘龙寺。后渐具集市之规模,康熙十年兴场,因寺内有一观音像,名观音场。清时镇区内观音场设星日乡,建材驿…[详细]

  三台县辖镇。1940年置八洞乡,1956年更名胜利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复置八洞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6公里。面积38…[详细]

  三台县辖镇。1940年设乐安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6年建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9公里。面积61.5平方公里,人口3.7万。成…[详细]

  三台县辖镇。1940年置玉皇乡,1958年改和平公社,1984年置建平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8公里。面积49.8平方公里,人口3…[详细]

  三台县辖镇。1940年置中太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8年建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34公里。面积58.7平方公里,人口2.7万。…[详细]

  金石镇位于三台县西北边陲,距离县城36公里,全镇幅员面积67.07平方公里,场镇面积1.0平方公里。辖3个办事处,21个行政村,197个经济合作社,1…[详细]

  四川省三台县新鲁镇位于三台县城西北部,地处浅丘,幅员57.09平方公里。镇辖3个办事处,21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75个经济合作社。总人口30…[详细]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刘营镇古称“刘扎营”,又称“刘家营”。相传汉昭烈帝刘备入蜀,与刘璋相距,屯兵扎营于此,故得名。治地位于县北面,距县城20公里,北距绵…[详细]

  三台县辖镇。1932年置灵兴乡,1958年改灵兴公社,1967年更名涪江公社,1981年复灵兴公社,1983年复置灵兴乡,1992年建灵兴镇。位于县境…[详细]

  【自然条件】芦溪镇位于三台北部,与绵阳涪城区丰谷镇接壤,绵三公路与涪江河穿境而过,全镇幅员面积94.85平方公里,场镇面积4.5平方公里,辖4个办事处…[详细]

  三台县辖镇。1940年置新庙乡,1950年更名新民乡,1958年改新民公社,1981年更名立新公社,1983年置立新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详细]

  三台县辖镇。1950年置永明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6年建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35公里。面积56.9平方公里,人口2.6万。…[详细]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建中乡原名下观音桥,治地位于县城南54公里,居三台、大英、中江、射洪4县交界处。与紫河镇接壤,南与大英象山镇、中江万福相依,西与郪江…[详细]

  三台县辖乡。1940年置老马乡,1958年改公社,1968年更名红卫公社,1981年复名老马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1公里。面积…[详细]

  三台县辖乡。1940年置忠孝乡,1958年改公社,1968年更名东升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并入塔山镇,1995年复置忠孝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详细]

  三台县辖乡。1940年置断石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7公里。面积45.5平方公里,人口2.6万。三(台)蓬(溪)公…[详细]

  三台县地处北亚热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蕞高气温39.9℃,蕞低气温-15℃,年平均气温16.7℃,日照1376小时,无霜期283天,降水量882-1134毫米,空气相对湿度79%。县城达到国家《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三台县幅员面积2661平方公里,丘陵面积占94.39%,总人口148万,其中农业人口123万,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万。

  省道成(都)南(江)、绵(阳)重(庆)高等级公路交汇于县城,自古就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通道。

  县城北临中国科技城绵阳市60公里,西距离成都150公里,东距重庆300多公里,是四川省2010年规划建设的十大重点中等城市之一,已争创为全国综合治理和双拥模范县,科技、文化、体育工作先进县,省文明和卫生县城,是四川省丘区经济试点县。2009年1月20日,正式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首批“全国文明县城”。

  三台县全县有四大土类,十二个金属,以紫色土、水稻土为主,质地壤土占75.3%,PH值7.0-8.4,各类土壤宜种性广,有木本植物260多种,草本植物69种,动物198种,森林覆盖率28.6%,地表水极其丰沛,有涪、凯、梓、郪四江,水能蕴藏量27万千瓦,可供开发17.3万千瓦,已开发13万千瓦,涪江县内流程70.65公里,年平均流量395立方米每秒,凯江县内流程45.35公里,年平均流量32.4立方米每秒,涪凯两江达到《国家地面水》GB3838-2002三类水域水质标准,全年水温变化情况是:枯水期17.1-18.5℃,丰水期29-31.5℃,平水期15.5-18.1℃,有人民渠、武引渠、百里渠等人工水渠,形成了团结湖、鲁班湖、永和埝、大围埝五大自然灌溉体系,蓄水量4亿多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44.63万亩,三台县大气环境达国标,属免检对象,已探明的鹏润土、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极具规模开采价值。

  三台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北邻绵阳,南连射洪,西靠中江,东接盐亭。省道绵(阳)渝(重庆)公路和成(都)南(充)公路横贯全境。

  三台是四川19个百万人口丘陵大县之一,幅员面积2661平方公里,辖63个镇乡(其中镇41个、乡22个)、936个村。全县总人口150万,居全省第三位,占绵阳市的28%,其中城镇人口25万,农业人口123万。耕地面积118.6万亩。县城位于潼川、北坝两镇,城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8万。

  三台历史悠久。自西汉高祖6年(公元前201年)设广汉郡郪县始,隋唐为梓州,宋、元、明为潼川府,清置三台县,至今已历2200多年。古老的三台在唐与成都齐名,为蜀地第二大城市,是川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享有“川北重镇、剑南名都”之美誉。诗圣杜甫于唐玄宗宝应元年(762年)七月流寓三台,历一年零八个月,创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百余首不朽诗篇。1938年3月至1946年8月,东北大学内迁三台,播下民主进步科学文明种子,培养了大批人才。县境内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众多,蕞负盛名的有先秦时期古郪国遗址、全国四大汉墓群之一的郪江汉墓、四川第二大道观云台观、四川第二大杜甫纪念堂梓州杜甫草堂、川中蕞大人工湖鲁班湖,还有大佛寺、琴泉寺、灵峰寺,与县城相连的凤凰山森林公园、东山公园、小明湖、灵兴崖墓等历史、人文景点。

  2007年,三台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四川省27个扩权强县试点县之一,县委、县政府以此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围绕农业抓工业,依托工业建基地”的思路,大力实施“开放立县、工业强县,产业富民”发展战略,突出抓好“发展工业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三台”三大重点,实现了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2亿元,比上年增长12.1%;人均GDP达到7402元,比上年增长15.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05亿元,比上年增长36.69%,规模工业增加值9.55亿元,比上年增长29.5%;完成财政总收入(全口径)3.31亿元,比上年增长30.47%,其中一般预算总收入2.95亿元,比上年增长28.6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6亿元,比上年增长33.4%;实现旅游收入5.48亿元,比上年增长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2.92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8988元,比上年增加14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76元,比上年增加603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创近年来的新高。年内获得十大“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全国金融生态县”、首批“四川省文明县城”、“省级平安示范县”、“四川省三农工作先进县”等多项荣誉。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三台县大力实施“工业百亿”工程,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全力打造“纺织丝绸、食品加工、能源化工和机械制造”四大支柱产业。2007年,四大支柱产业全年共实现工业总产值27亿元,比上年增长48.7%,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87%。“纺织丝绸”产业已被纳入绵阳市产业发展规划。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8户,总数达到79户,新增产值过亿元企业5户,总数达到12户。工业税收首次突破亿元大关,纳税过百万工业企业达22户,新增6户。工业企业累计完成技改投资5.5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充分利用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和四大支柱产业的集聚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和出口企业培育力度,全年共引进县以外项目33个,新引进和增资项目合计到位资金14.23亿元,增长64.9%,到位外资563万美元,增长37.7%,培育有出口实绩企业达19户,实现外贸出口2007万美元。全县民营企业达861户,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44.34亿元,增长20.2%,民营工业增加值12.63亿元,增长33.4%。

  “三农”工作实现新突破。2007年,三台县实现农业总产值52.19亿元,增长10%,增加值35.7亿元,增长5.4%。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91.53万亩,实现粮食总产73.86万吨,同比增长14.6%。全县粮食总产、人均占有量和加工转化商品率均创历史蕞高记录,荣获十大“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和布局结构调整,加快建设优质粮油、生猪、小家禽、蚕茧、油橄榄、中药材等农产品基地,全年生猪出栏200万头,小家禽出栏2500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2.4%,为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345元。产茧250万公斤。大宗农副产品产量和农业的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和保持全省前三名,获得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全年新增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总数达到42家。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新经济组织的带动下,“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快速发展,涪城麦冬、崭山米枣、建设油橄榄等一大批特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品牌效益不断提升,被成功誉名为“中国米枣之乡”。充分发挥5个驻外劳务办作用,全年输出劳动力45万人,其中向县外输出35.7万人,组织化输出11.32万人,劳务创收28.5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2298元。

  城乡经济和第三产业更加繁荣。2007年,县城出口干道、西城区、银杏路、解放街改造全面完成,市政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形象大力提升。以开展“清洁农村大行动”为契机,辐射带动和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明显增强。全年共发展集镇建房586户,建农房2900余户,拉动建房投资约4.9亿元。全年建设通乡油路(水泥路)35公里,村道公路394公里,农村客运站10个、招呼站143个,农村客运通车率达68%。古郪国旅游风景区项目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乡村旅游上档升级和品牌建设全面推进,全县农家乐总数已达到183家,各景区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84.3万人次,增长27.8%,实现旅游收入5.48亿元,增长32%。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92亿元,同比增长17.9%。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并成功获得“全国金融生态县”称号。

  社会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发展。小学、初中教育质量稳步上升,高考再创辉煌,大学本科文考硬上线人大关,上线%,居全省各县头部,巩固了我县教育在全省的领先地位。采用“国有民办公助”的方式,县职教中心实现公司托管经营。成功举办了三台县第六届运动会。广播电视事业完成自然村通有线 个,有线万户,名列全省、全市头部。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全覆盖,参合农民受益度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7‰。创建文明县城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首批“省级文明县城”。

  社会和谐程度不断提高。抓住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群众工作试点县的契机,积极开展新时期群众工作试点。构建起了“县委负责,政府实施,部门联动,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群众工作大格局。投入惠民行动资金4亿余元,全面完成了十大项92子项惠民任务。城镇职工养老、医疗保险实现了双覆盖,农村五保、城市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在全县形成整体联动人防网络和覆盖城乡的科技防范网络,成功创建为省级“平安示范县”。把扶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精心组织,探索出了产业扶贫、项目扶贫、政策扶贫等一系列脱贫新举措,初步形成了贫困户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全面超额完成了市上下达的三年扶贫攻坚任务。

  2008年,是三台抓住扩权强县试点机遇,实现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关键一年。在中央、省、市的领导下,三台县将牢牢把握省委“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取向,立足县情,更加注重产业互动、城乡统筹、资源整合、环境提升,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工业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全民创业、民生工程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力争实现GDP总值101亿元,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3亿元,增长3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2亿元,增长38.2%,民营经济增加值54亿元,增长22%,民营工业经济增加值16.05亿元,增长27%,财政总收入4.14亿元,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00元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0200元,使三台经济社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和较高发展水平。

  三台有耕地面积124.5万亩,林地119.68万亩,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2座,小一、二型水库98座,可养鱼总水面7万多亩,宜于发展粮食和棉花、油料、桑、麻、糖料、水果、蔬菜、药材等经济作物,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中国麦冬之乡,农业总产值和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列全省20强和全国100强,灌溉水、土壤符合DB51/3361-2003标准。年产小麦15.67万吨,大麦2万吨、花生和油菜籽9.47万吨、玉米17万吨、红薯11万吨、棉花1.26万吨、水果5.82万吨、水产品1.1万吨、麦冬6000吨、蚕茧420万公斤、原竹20万吨,年出栏生猪186弯头、家禽2180万只,胡萝卜、番茄、辣椒、大蒜、榨菜、土豆等蔬菜品种繁多,种植面积较大,并可根据需要调整种养结构,扩大种植面积和产量。这些农副产品,为大规模工业生产提供了丰富、优质、稳定的原材料。

  2007年12月8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花卉食品专业委员会命名三台县为“中国米枣之乡”。

  三台县永新镇崭山村种植米枣已经有200多年历史,崭山米枣因具有“皮薄肉嫩,入口化渣,酸甜适中,滋阴补肾,健脾开胃”等特点,已成为享誉川内外的优质水果。截至目前,全县米枣面积达到了20000余亩,产量达到1300万公斤,当地农民增收5000多万元,崭山米枣产业带已初具规模。

  涪城麦冬是我国名贵中药材之一,含有增强人体免疫机能的多糖、氨基酸等具有抗心肌缺血、血栓形成,耐缺氧、抗衰老,降血糖等药理作用,因此麦冬的医疗、保健功效受到西欧、北非和东南亚等许多国家、地区的青睐。三台县的“涪城麦冬”主要集中在涪江流域以花园镇为中心的九个镇乡,已有500多年的种植历史,截止2007年,三天县麦冬种植农户大约有1.5万户,麦冬种植面积2万余亩,年产量达5000余吨,产值超过1.2亿元。

  2004年,麦冬生产开发、加工技术成为国家五部委和四川省重大科技公关项目,被国家列为《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和《中药种植规法GAP、生产技术操作规法SOP基地建设项目》。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2006年第73号公告,批准三台县“涪城麦冬”实施地理标志保护。

  三台工业及优势产业 三台现已初步形成了纺织丝绸、食品加工、能源化工、机械制造四大产业集群。这些产业和产业集群纵向和横向延伸配套空间很大。台虎钳、扳手、车圈、水泵、黄磷、棉纱、丝绸、生活用纸、水晶电子等产品除满足国内市场外,还远销西欧、北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三台历史悠久,古称梓州,历为州、府、路治所。县城在唐宋时与成都齐名,享有“川北重镇,剑南名都”之美誉,是四川历史文化名城。

  三台自古就是蜀中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昔日六景,闻名遐迩,今日名胜,独具特色。工部草堂、东林晚钟、奎阁迎辉、三台滴翠、琴泉余韵、蟠龙大佛、典雅灵峰享誉巴蜀。先秦时期的古.郪国遗址和妻江汉墓、灵兴崖墓神秘而悠远,四川第二大道教胜地云台观虽历经百年沧桑,仍保存完好;而今,雄伟壮丽的鲁班湖主坝被誉为“东方金字塔”,湖面水天一色,美不胜收,被称为“小西湖”的团结水库,波平如镜,千娇百媚,淡妆浓抹总相宜。经过多年的着力打造,形成了“汉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唐宋文化”、“乡村旅游文化”、“生态旅游文化”五大品牌优势,神秘的古妻阝国、仙境云台观、生态鲁班湖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到此一游,令人流连忘返,乐不思归。

  三台是一个教育大县,现有国家级示范普通高中一所,省级示范普通高中2所,每年高考上线%左右;初中和小学教育协调发展,教学质量和水平堪称一流。

  三台的初中教育特别值得一提,每年为全市高中输送了大量优秀学生,特别是初中教师,更是兢兢业业。教学水平一流,三台教育的辉煌他们功不可没。

  三台有3所职业高中,1所民办职业中专、1所电大,开设有纺织、机械、汽车维修等30多个专业,在籍生达7200余人,每年毕业生在全国各地就业率达98%以上。

  三台是川西北交通枢纽,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已通车的三(台)大(英)路、三(台)绵(阳)路、三(台)射(洪)路、三(台)中(江)路、三(台)盐(亭)路均为一、二级公路,并与成(都)绵(阳)、绵(阳)广(元)高速公路相连,绵(阳)重(庆)高速公路将于近期开工建设,并从县城通过,镇乡公路四通八达。

  三台历为川西北物资中药集散地,武昌馆、凤凰山、西门、北门大型批发市场和各镇乡集市,形成了开放式新型物流体系。梓州国际酒店,三台大酒店等众多星级酒店遍布县城,正在兴建的滨江半岛假日酒店将是全县档次蕞高,设施蕞全,服务蕞优的大酒店。

  2022年03月,三台县生猪种业现代农业园区、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被命名为2021年度绵阳市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2022年1月,三台县被评定为2021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市、区)。

  2021年11月,四川省政府认定三台县为第五批四川省“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三台县人口数量为95.58万人,位列绵阳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位,位列四川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2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85位。

  2021年3月,三台县上榜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推评名单。

  2021年1月,三台县上榜2020年度四川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市、区)名单。

  2021年1月,三台县上榜2020年度四川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市、区)名单

  2020年9月,“2020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名单揭晓,三台县上榜,位列第80位。

  2019年3月,三台县列入头部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川陕片区)。

  2016年2月,三台县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1年5月,中国科协命名三台县这2011-201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60个!头部批农耕文化实践营地推荐名单公布

60个!头部批农耕文化实践营地推荐名单公布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60个!头部批农耕文化实践营地推荐名单公布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共青团中央办公厅 全国少工委办公室关于公布农耕文化实践营地推荐名单(头部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团委、少工委,新...

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丨经开区苏科高新产业园“拿地即开工”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丨经开区苏科高新产业园“拿地即开工”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12月12日上午,绵阳经开区“决战四季度 大干一百天”攻坚行动2022年12月重点项目现场推进会暨苏科高新·绵阳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举行开工奠基仪式。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鼎,苏科高新产业集团总裁李志刚出席活动并讲话,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谢文伟主持开工仪式,区领导戴顺贵、陈冬梅、何铭、陈林,苏科高新产业集团绵阳项目相关负责人参加仪式。...

北斗导航融合应用场景不断扩大 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北斗导航融合应用场景不断扩大 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北斗技术要完全撬开市场,关键在于技术落地需得到市场的检验,特别是以To C为导向的市场。”四川九洲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有限公司运营中心副主任王跃高表示,基于大数据、 AI等相关应用的结合,北斗未来的应用将超乎想象。   试想一下,现在开车出远门,如果没有导航,你能接受吗?作为国之重器的北斗技术,看似遥远,其实一直默默陪伴在人们的生活之中。除交通...

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四川产业园区招商

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四川产业园区招商

  货运站距离:距离广安汽车总站1公里 高铁距离:距离广安站28公里 港口距离:距离中和码头16公里 机场距离:距离重庆江北机场广安候机楼41公里 区位介绍:1993年7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广安地区,1998年7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广安地区设立广安市。现总辖广安区、前锋区、岳池县、武胜县和邻水   货运站距离:距离广安汽车总站2公里 高铁...

四川绵阳安州区军民融合产业园

四川绵阳安州区军民融合产业园

  四川绵阳安州区军民融合产业园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绵阳市安州区创业路与富民路交叉口东50米,本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数据库,前瞻产业研究院20年持续聚焦全国细分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地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产业新城规划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本报告将帮助政府产业园区规划、开发及运营商准确了解产业园区建设...

四川绵阳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绵阳星座发布会暨涪城一号出征仪式、首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卫星应用与发展高峰论坛活动服务采购竞争性磋商公告

四川绵阳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绵阳星座发布会暨涪城一号出征仪式、首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卫星应用与发展高峰论坛活动服务采购竞争性磋商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政采公告地方公告竞争性磋商公告   绵阳星座发布会暨涪城一号出征仪式、首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卫星应用与发展高峰论坛活动服务采购的潜在供应商应在四川省政府采购一体化平台项目电子化交易系统(以下简称“项目电子化交易系统”)获取采购文件,并于2023年04月10日 13时30分(北京时间)前提交响应文件。   项目名称:绵阳星座发布会暨涪...

四川绵阳涪城区

四川绵阳涪城区

  绵阳孵化器,是金发科技在华西打造的首个孵化器园区,依托集团平台、技术、市场和资源等优势打造的产业新体系,植根于“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的服务理念,致力于为园区企业提供办公、研发、生产、仓储、居住等优质服务,伴随企业成长发展各阶段,对接投融资等服务为园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货运站距离:距离皂角铺站9公里 高铁距离...

四川绵阳科技城新区: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力度

四川绵阳科技城新区: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力度

  4月7日,位于四川绵阳科技城新区(以下简称“新区”)的四川英迈科技有限公司传来成果转化的好消息。公司“自动组装与真空焊接生产”项目落地签约,金额达1348万元。在新区,这种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的案例并不罕见。2022年,新区直管区成果转化技术交易登记额达4.82亿元,净增197%,位列绵阳市头部。   新区对创新主体的培育,从紧盯登记环节开始。每个月,新区科技创新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