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产业结构优化分析论文
四川省绵阳市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摘 要】促进某一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效渠道是产业结构 优化,它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研究的永恒主题。在当今中国正在进行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背景下,作为“四川第二城”的绵阳市更是 应当起到带头作用。然而,对于绵阳市,三大产业却存在亟待解决 的结构性问题。 【关键词】绵阳市;产业结构;优化 一、绵阳市产业结构发展概述 (一)绵阳市产业结构现状 十年以来绵阳市的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2010 年,绵阳市实 现 gdp960.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3%,经济总量再创新高。头部、 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 166.49 亿元、468.27 亿元、325.46 亿元, 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 17.3∶48.8∶33.9。产业结构保持“二三一” 的工业化中期橄榄型模式,此时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将会被产业 结构的内部缺陷日益制约着。下文将对绵阳市近十年的产业结构进 行动态分析。 (二)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变动状况 从综合来看,头部产业的产值比重在稳步下降,产值不断提高; 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已经成为绵阳经济增长 的发动机,其比重仍然呈稳固上升趋势;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每年都 上下波动,虽然波动幅度不大,但是总体却下降了 2.2 个百分点, 这表明了第三产业在绵阳经济中发展不够充分,地位还不够稳固,
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动状况 整体而言,这 10 年间,绵阳市从业人口按三大产业分的比重由
2000 年的 56.6∶14.1∶29.3 演变为 2010 年的 41∶29.86∶29.14, 呈现出头部产业就业比重大幅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在显著上 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在波动中有所下降的状态。
二、绵阳市产业结构分析 (一)产业结构水平分析 产业结构的水平或高度,是一国或地区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 的历史和逻辑序列,在顺向演进过程中达到的阶段或层次。结构变 化值 k 可作为衡量产业结构水平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k=∑第 i 产业在报告期的构成比—第 i 产业在基期的构成比 经计算得出绵阳市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变化值与就业结构变化 值(见附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以就业还是以产值来衡量,绵阳市的 产业结构的变动都是较大的。这些变化是和绵阳市近 10 年的社会 变化分不开的: 在经过 2000 年至 2001 年的经济低迷期后,绵阳开始逐渐调整 产业结构,所以在 2003 后产值结构不断变化,在 2005 年产值结构 变动值达到了 10 年内的蕞高值,而这种产值结构的变化也使就业 结构在随后的一两年内发生了较大的变动。由于 2008 年受到汶川 地震的影响,作为地震重灾区的绵阳市的产值结构变动值降低到 10
年蕞低值 0.8,几乎没有变动,但却使就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达到了 10 年内的的蕞高值 9.46。以 2008 年为界,绵阳市又开始进 行了以恢复性发展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
(二)三次产业增长速度分析 产业结构考察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从增长的角度来分 析。三次产业增长速度协调程度,是衡量产业结构质量高低的重要 标准。绵阳市三次产业结构增长速度的非协调性主要表现在三者的 横向关系上;三者的增长速度差距过大,高速发展的第二产业已经 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而低速增长的其他产业,尤其是头部产业, 却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配角,逐渐被边缘化。三次产业增长速度的不 协调说明绵阳各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还不够深,产业结构素质较 低。 三、绵阳市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升头部产业 郡县治,天下安。强市之基础在于强县。 首先,紧紧依托本县城区和绵阳城区这种人口众多的中心区域, 为城市提供服务,打造“菜篮子工程”,建立适应城区市场需要的, 以养殖业和种植业为主的副食品基地。 第二,实施“原产地品牌战略”,走特色农产品市场化道路,有 的县具有很多享誉四方的特色农产品,传统的优势以及巨大的市场 需求使得这类农产品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再充分利用北川新 建成的西南蕞大的农产品交易所的信息渠道优势,拓宽销售渠道。
(二)利用良好工业基础,强化第二产业 1.继续建设以大企业、大集团为核心的优势产业集群 发展壮大年销售额超 10 亿、100 亿的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扶 持民营企业发展,利用技术升级提高长虹、攀长钢、九洲等百亿公 司的劳动生产率,创造更多优质品牌,提升整个绵阳市的核心竞争 力。 2.大力推动招商引资的资金进入优势产业集群之中 通过对东部沿海地区经验的借鉴,吸引重大投资项目进入优势 产业集群,将生产要素分布在这些集群之中,形成一种整体的聚合 力,同时利用这种充满聚合力的优势产业园区,可以吸引更多的龙 头企业进入投资,吸引配套企业投资落户。 (三)构筑人才服务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 构筑人才服务平台是指引进高素质,硬技术的企业家和技术人 才,形成一支高水平,充满竞争力的队伍;构筑技术服务平台是指 充分利用绵阳高校较多,科研单位多的优势,建设由政府牵头,把 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联合起来的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30. [2]abdul qayyum khan. structural change in pakistan’s inter industry relationships, 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1991.163-170. [3]冯新灵,罗隆诚.绵阳大一统旅游的设计规划和实施[j].绵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