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绵阳高新区产值规模突破千亿元
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4日电 (郭文丹 祖明远)“作为科技城直管区,2023年,绵阳高新区GDP增长9.4%、增速高于全市1.4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023亿元、占全市的28.4%。”近日,绵阳科技城经济工作会议上传来好消息,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成为绵阳市首个产值规模突破千亿元的园区。
园区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关键。2022年,绵阳启动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将产业发展的重心锁定于园区,作为“产业强市”的强有力支撑。
同年,新的绵阳科技城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挂牌后,绵阳市将“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领导小组设置于此,牵头全市12个园区发展,完善相关规划、管理、考核等工作机制。例如,推动园区目标考核体系改革,突出在全国、全省同类园区提质升位,突出“亩产论英雄”“实绩比高低”,切实发挥目标考核“指挥棒”作用,释放园区发展动力。此后各个园区陆续进入发展快车道。
作为绵阳园区发展的“排头兵”,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形成了新型显示及半导体、新能源、高端装备三大主导产业和智能终端、磁性材料及应用两大特色产业的发展格局。
2023年12月,四川省磁性材料产业发展推进会在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举行。绵阳没有丰富的稀土资源,大会为何选在这里?答案正是创新的产业发展思路。
依托在绵科研机构、创新技术平台等,绵阳锁定该产业的研发和生产环节。2022年,总投资280亿元的巨星稀土永磁新材料产业园落地,如今,磁性材料产业已成为绵阳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链主”制推动下,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在此融会贯通,相关大项目接踵而至,科技创新活力不断迸发——总投资100亿元的埃克森新能源项目、总投资280亿元的巨星稀土永磁新材料项目,从开工到投产分别用时8个月、10个月,均刷新行业建设周期纪录;举办科技城杭州“三推”活动,全年签约引进京东方高端模组等重点项目31个、总投资超318.87亿元;入围2023全国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
在埃克森新能源项目车间里,一幅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一批电芯经过投料制浆、涂布、辊压、组装、打包等工序即将下线年出库的头部批电芯,预计销售金额2000万元以上。”埃克森生产高级主管付大亮介绍。
这个项目从开工到投产,刷新3个纪录:建设周期蕞短、量产线良品率蕞好和绿色智能水平蕞高。
成绩从何而来?这源于园区******能力的不断提升。
“我们抢抓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窗口期,选择在行业内具有技术、市场和投资优势的埃克森,进行全方位接触和洽谈,仅用1个多月就达成协议。”绵阳科技城发展和改革局局长任文治介绍,从签约开始,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就成立工作专班,全天候为项目建设******,同时督导和******投资方、建设方,确保项目“当天事情当天毕”。
产业配套能力强、科技创新实力足、高端技术人才多,再加上国家战略汇集,让企业选择落地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拥有了“归属感”,并迸发出强大的发展动能。“这里干事创业环境优,市、区各部门经常主动到项目现场了解项目进展、发展情况,并为项目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在这里,企业发展信心足!”深圳埃克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据了解,2023年,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大力实施“跑出项目加速度,助推千亿产业园”项目攻坚行动,17个省市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94.06亿元,超年度计划投资143.91%。
聚焦“高精尖”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这些红黄色颗粒是钙钛矿颗粒,按一定浓度添加到扩散板后能降低能耗,还可将液晶显示色域从72%提升到131%。”在位于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的绵阳锌芯钛晶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介绍,这是浙江大学叶志镇院士团队带来的项目,由“云上大学城”牵线搭桥,将在绵阳产业化。
作为绵阳市引进入驻“云上科技城”的首家院士团队项目,浙江大学叶志镇院士团队发起成立绵阳锌芯钛晶科技有限公司,并与长虹电器多媒体产业公司、西南科技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共建“量子点新型显示联合研发中心”。
聚焦科技创新,也是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高质量发展的秘诀。一组数据可以佐证:全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9%、保持全国前列;创新平台总数达91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46家、市级38家。
与此同时,着力推动更多优秀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以第八届中国创新挑战赛为例,通过该赛事,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促成技术合作20余个,意向合作金额3640万元,一批本土企业借此平台与外地科研机构达成技术合作。政策上也予以保障,以金融******为例,目前,科创基金集聚区管理基金规模近300亿元。
着力打通“实验室”与“生产线”间的壁垒,一批转化平台在此诞生——推进储能电池、永磁材料等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重点支持建设中电科九所先进磁性器件及应用技术创新基地、巨星稀土永磁研究院,推动长虹、京东方等与中物院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各方助力下,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涌现、成长。“我们实施企业梯次培优行动,聚力壮大产业集群。”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年评价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92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家,均居绵阳市第1位;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1家,总数居绵阳市第1位;长虹入围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榜单。(完)
语味食品程前伟:用益生菌锁鲜技术颠覆零食赛道
2023年四川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再上台阶
四川:2023年受理消费者投诉68569件
2024三江新区跨境电商年货节开幕
“天府源”成都农业品牌发展大会举行
入川25年 四川麦当劳第200家餐厅在蓉亮相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线
探访金堂“灯笼之乡”:浓浓年味四海扬
三苏故里举行“寿苏会” 纪念苏轼诞辰987周年
第53届成都国际熊猫灯会在蓉亮灯
四川80余支特色龙狮队会聚巴中 集中展演闹新春
四川绵竹:千人巡游让清代名画《迎春图》“动”起来
“代表·局长面对面”促交流 成都两会创新举措有温度
四川地方国企规模再上台阶 将推动新一轮国企改革
四川实施“寒假促就业暖心行动” 四项举措打好就业“组合拳”
成都国际班列首次发运消费型锂电池货物
全球功率蕞高的溶液型医用同位素生产堆在四川开建
“唐宋八大家”纪念地代表聚东坡故里 共贺“寿苏会”
四川两会代表委员建言稳外资:加大制造业、科技招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四川昊通律师事务所。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