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联播》点赞绵阳卫星产业
“填补商业SAR遥感卫星的空白,完成14次太空任务,成功发射25颗卫星……”日前,央视《新闻联播》以《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治蜀兴川行稳致远》为题,报道了我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其中,镜头对准了我市科技城新区涪城片区卫星应用科技园,以及园区卫星科技型企业——绵阳天仪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绵阳星座”SAR卫星影像应用案例。
原标题:填补商业SAR遥感卫星空白
央视《新闻联播》点赞我市卫星产业
SAR遥感卫星“海丝一号”1:1模型
绵阳新闻网讯 “填补商业SAR遥感卫星的空白,完成14次太空任务,成功发射25颗卫星”日前,央视《新闻联播》以《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治蜀兴川行稳致远》为题,报道了我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其中,镜头对准了我市科技城新区涪城片区卫星应用科技园,以及园区卫星科技型企业绵阳天仪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绵阳星座”SAR卫星影像应用案例。
绵阳天仪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8月入驻科技城新区涪城片区卫星应用科技园,主要从事卫星批量生产、组网和卫星数据应用的产业化发展,包括卫星零部件及整星研制生产、卫星星座运营和卫星数据运营等。目前,绵阳天仪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14次太空任务,成功发射25颗卫星。其中,包括国内首颗对标国际先进指标、基于有源相控阵天线的百公斤级、C波段商业SAR遥感卫星“海丝一号”和我国首次批产组网商业SAR遥感卫星“巢湖一号”,填补了我国商业SAR遥感卫星的空白。
“绵阳星座”是由绵阳天仪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研制。“该星座建成投用后,利用SAR卫星全天候遥感成像能力,可在全球范围的国土利用、海洋环境等领域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绵阳天仪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目前,“绵阳星座”所有业务可在绵阳实现完整闭环,真正实现“绵阳卫星绵阳造”。“涪城一号”是“绵阳星座”的首发星,将力争在今年底完成发射。该商业卫星的发射,对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具有重大意义,将进一步推进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导航和位置服务等技术开发应用,完善卫星应用创新链和产业链,助力涪城加快建设“中国星谷”。
我市将积极探索卫星应用产业发展,聚焦数字经济,突出5G、人工智能及卫星应用等产业方向,打造中国西部5G产业发展创新示范区;聚焦商业航天上下游龙头企业,扩大区域卫星研发制造和应用产业链能力,带动卫星全产业链上下游的整个生产能力,助力绵阳建设全国一流的商业航天产业高地。
目前,科技城新区涪城片区卫星应用科技园已入驻核保机器人、垚磊无人机、长虹MCU智能芯片等企业50余家,园区企业与华为、长虹、科大讯飞、南京硅基等龙头企业联系紧密,有效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推动了本地高端智能制造、机电、软件产业的技术提升。(蒋竺钰 绵报融媒记者 彭雪 文/图)
编辑:郭成 校对:李志 审核:刘益
•我市与华为公司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曹
•曹立军调研长虹、九洲下属及控股相关企业
•中国(绵阳)科技城广东(东莞)推介会举行 曹立军
•曹立军主持召开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
•曹立军主持召开信访维稳工作专题会议
•市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 曹立军主持会议并讲
•李云检查督导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李云检查督导高速路口疫情防控工作
•李云主持召开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会议
•市政府常务会议暨市应对新冠疫情应急指挥部会议
•@绵阳人,多场线上文化服务,邀你云端过中秋
•招手就停!核酸采样流动服务车来了
•绵阳市场满足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
•退休教师黎琼:三尺讲台勤耕耘四十余载践初心
•月饼模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杨春艳:用匠心巧思
•鱼肥水美庆丰收 梓潼文兴镇发展生态渔业促增收
•搭建帐篷拆危排险环境消杀 绵阳神鹰救援队
•【盐亭】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盐亭】全力护航开学季精心上好“头部课”
•【平武】多点发力促城乡环境提质增效
•【平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改善患者就诊体验
•【安州区】以产业发展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安州区】筑牢平安基石打造法治品牌
•【三台】紧抓快干支撑县域经济企稳回升
主办:绵阳日报社 经营:绵阳新闻网有限责任公司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川B2-20120140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