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城即将签约1182亿存贷款总量逼近万亿!博士来绵阳年薪45万
1、据官方报道,截止2021年底,绵阳主城区建成面积已达181.8平方公里。
虎眼锐评:据四川省统计局数据显示,无论是主城区建成面积还是常住人口,绵阳在全省地级市中都排头部。照这样的城建速度,2035年超过300平方公里都没有问题。
但是主城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还有待努力,除非能超常培养更多的100亿级先进制造业企业,源源不断地引进京东方、惠科似的巨无霸制造业,同时在高校建设上有新的突破。
2、四川省住建厅官网公示了首批“省级百强中心镇”拟命名名单,全省拟命名58个镇为“省级百强中心镇”,其中绵阳市三台县芦溪镇、游仙区魏城镇、盐亭县富驿镇、涪城区吴家镇上榜。
虎眼锐评:这四个镇,其实都在区县中扮演着副中心的地位。魏城构建绵梓一体化的重要节点,魏城城市化,仙海、梓潼都大有希望;吴家的地位更强,临港经济发展区、高铁南站都在吴家。
魏城和吴家作为省级城市化发展区发展,其实也是绵阳东拓、南进的一个重要信号。遗憾的是,民间一直呼声很高的芦溪,却被定义为农产品主产区。很明显,芦溪在绵三一体化进程中输给了永明。规划10平方公里的中科经永产业园建设建在永明,已经说明了问题。
3、从人民银行绵阳市中心支行了解到,截至一月末,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量达到9356.76亿元!其中存款余额5958.18亿元,贷款余额3398.58亿元!
虎眼锐评:直逼万亿,不简单!为全市经济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不过呢,相比存款余额,贷款余额还是少了点,在发达城市,存贷比通常是1:1!
4、2月17日,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对全国157个国家级高新区评选揭晓,绵阳高新区排名第44位,在西部非省会城市28家高新区中排名第1位。
虎眼锐评:绵阳高新区从由2016年第61位跃升至第44位,5年上升了17位。虎眼认为这是绵阳高新区全体同仁努力奋斗的结束,更重要的是绵阳支持高新区做大做强,把优势产业集中往高新区布局的结果。比如京东方、长虹新能源、长虹智能制造等往高新区布局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5、涪城区即将举行2022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据了解拟签约金额1182.5亿元,重点工业项目40个。具体包括惠科后续系列、新能源汽车智能热管理系统及零部件产业等重点工业项目。
虎眼锐评:从2019年到2021年,涪城区GDP连接三年以百亿级的增长。而且,从今年起,GDP将每年以100亿元到150亿元实际增量向上递增,为绵阳巩固川B地位提供有力支撑。
涪城为什么行?就是因为在产业发展有盘活存量,做大增量的底气。这其实就是一种战狼精神,如果绵阳所有的区市县都如此,多好!
6、2月25日绵阳科技城新区发布招聘公告引起社会关注:招政府雇员,蕞高年薪45万元。
虎眼锐评:1、说明文凭高还是有用的,要想多挣钱,必须多读书。书中自的黄金屋。2、不拘一格吸人才,为科技城新区的超常之举叫好。一个地方要小步快跑,必须要引智纳才,必须要有超举之举。3、不仅科技城新区应如此,其他区县也应如此,只要你有金刚钻,就不怕你拿得多,别说45万,450万也正常!4、当然,“硕士蕞高35万,博士蕞高45万”这个规定还应该赋予更灵活的空间。拿多拿少还要以业绩说话,文凭只是个门槛,只是个敲门砖。如果某硕士为科技城新区创造的价值高过所有的博士了呢?
虎眼锐评:这张表把各省的城市分为头部、腰部和尾部。其实应该分为四档:头部、颈部、腰部和尾部。大部分发展较好的省份是头大、颈粗、腰长,尾短。而四川却是:头大、颈细、腰柔,尾巴长,这样的整体战斗力是不是要弱了一些?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