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合战疫 │ 绵阳市经济合作局创新用好“绵招网”等10条举措全力确保项目招引“不断档”!
原标题:经合战疫 │ 绵阳市经济合作局创新用好“绵招网”等10条举措,全力确保项目招引“不断档”!
在疫情防控期间,市经合局拟在《中国企业报》中企视讯平台上开设线上招商专栏“绵阳招商”(即“绵招网”),积极利用《中国企业报》、中国企业网、中企视讯平台等开展线上招商活动。
开展线上招商专题推介会,线上展示投资环境、产业概况、优惠政策、产业项目、信息资讯等内容。各县市区(园区)可根据栏目内容收集整理相关材料进行线上招商推介。
同时,投资者可预约网上视频洽谈间,选择对应的预约咨询单位,在预约时间双方登录绵招网可进行视频洽谈。
通过各种渠道方式向海内外企业传递绵阳开放热情,坚定投资信心。依托招商资源网络,加强与相关机构、投资企业、商协会以及省经合局、省政府驻外办事处等各个方面的对接联系,在巩固已有客商资源的同时,持续涵养新的客商资源。
聚焦全市“686”主导产业,特别是六大重点工业产业和六大创新产业强链集群成圈,在进一步深化《绵阳市经济合作局六大创新产业重点企业投资趋势分析报告》的基础上,策划包装一批高质量的对外招商项目,并通过“两微一网”、商协会群、国内外知名经济机构或组织群等方式,高频次、高精度、大范围地予以发布。
积极推动各县市区(园区)聚焦先进制造业产业功能区,从要素保障、项目投融资、奖励扶持、公共配套等方面,依法依规出台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的专项招商政策,增强招商吸引力。特别要关注外资企业投资动态和全国各地吸引外资动向,抓紧研究储备外资招商政策和外商投资指引。
全面梳理各地重点园区规划建设、基础配套、可用土地、拆迁安置、标准厂房、办公用房以及融资能力等承载基础方面的蕞新情况,汇总形成招商引资承载能力发展报告。针对承载能力上的短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精准施策,全面提升招商引资项目的承载能力,切实保障项目引得进、落得下、落得快。
认真落实全省经合系统“抗疫情、强学习、谋发展”专题活动,扎实开展全市经合系统招商引资专业能力大提升行动,通过专业机构研究资料学习、内部研究成果学习、专家网络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经合干部的商务谈判能力、项目研判能力、项目服务能力、政策研究能力,不断提升招商人的专业精神、专业素养、专业能力。
利用绵招网开展线上招商工作,开展线上招商专题推介会,线上展示投资环境、产业概况、优惠政策、产业项目、信息资讯等内容。各县市区(园区)可根据栏目内容收集整理相关材料进行线上招商推介。投资者可预约网上视频洽谈间,选择对应的预约咨询单位,在预约时间双方登录绵招网方可进行视频洽谈。
创新活动形式,适时组织“线上招商会”“在线招聘会”等线上招商引资活动,探索采取领导远程致辞、客商同步在线、视频互动交流、在线答疑解惑的方式,策划开展网络招商活动,在线推介投资环境、洽谈合作项目。疫情防控期间,市上和各县市区(园区)开展各种形式的网络招商活动均不少于5次。
要认真梳理在谈项目,通过互联网、电话、微信、QQ、邮件等手段积极对接洽谈。对急需签约的项目,通过邮寄文本或在线的方式抓紧签约;对有签约和投资意向的项目,加强在线对接洽谈力度,推动意向尽快变成合同、初步洽谈早日转为深度洽谈;对有投资意向的项目,同时积极探索开展委托代理招商,拓宽信息渠道,获取重大项目信息。
按照已签约未履约、已履约未开工、已开工未复工、已开工并复工,对2018年以来省级平台签约项目特别是纳入省级重点督导的重大项目进行再次分类梳理,对签约项目的履约、开工、投产问题进行实时跟踪、动态管理项目推进情况,提高项目的履约率、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
利用1个月的时间,以在线方式走访慰问招商引资企业,及时收集分析企业复工复产需求和存在的困难问题,特别要紧盯重点企业,通过微信、QQ、电话等方式问需问困,了解企业诉求。每个县市区(园区)问需问困企业不少于30家。成立“在线亿元以上的外来投资企业实行“一对一”服务。
在疫情防控期间不能外出招商的情况下,市经合局积极转变工作方式,创新开展“云招商”,变“面对面”为“线连线”“屏对屏”,变“见面签”为“在线签”“邮寄签”。目前,市经合局已将疫情防控期间工作情况纳入2020年对各县市区(园区)经合部门,机关和区域服务各科室的目标考核,确保招商引资工作落实做细。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