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薯”成长为“大产业”四川绵阳这家中国薯业龙头迎来30岁生日
从一家不知名的小企业成长为家喻户晓的高新技术企业,10月18日,位于绵阳高新区的中国薯业龙头光友薯业迎来了自己30岁的生日。
在当日的庆典活动中,光友薯业举行了《光友30年钜献60大成果国际领先》新闻发布;光友薯业董事长邹光友致辞并发布打造百亿米粉产业《光友薯业战略发展规划》;光友薯业与四川省乡村发展集团、中海集团、哈尔滨江南投资公司举行打造百亿米粉产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光友绵阳米粉智慧产业城启动仪式。
1992年,该企业负责人邹光友凭“500元+一根红薯+一根粉丝”开始了创业之路。30年来,光友薯业不断创新,企业历经6次粉丝“革命”,先后获得国内外各种奖项20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120余项,在中国乃至世界把红薯、马铃薯做成了一大健康主食产业。
经过多年发展,该企业共研发出方便粉丝、非油炸薯类方便面、米粉、光友早餐、方便火锅、煮粉、调料、紫薯保健食品等8大系列、100余个单品主食。其先后带动60万薯农脱贫致富,产品不仅在中国大中城市销售,还出口到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畅销,掀起薯类方便主食的热潮。
在此期间,光友薯业连续十届被国家八部委评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殊荣。“光友粉丝”荣获中国名牌,“光友商标”被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光友薯业先后获得国内外各种奖项20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120余项。值得一提的是,在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2020年新冠肺炎等来临的时刻,光友薯业头部时间捐赠大量救灾物资和光友产品,充分体现一个优秀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光友薯业的创新发展是绵阳食品产业加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当前,绵阳的食品产业已具备较大规模,发展速度喜人。围绕品牌强市和健康食品产业发展战略,该市提出打造绵阳米粉、绵阳香腊、江油肥肠三个百亿级特色产业,加快推动预制菜和健康食品产业集群发展。
同时,绵阳通过高质量举办“绵品出川”厦门行、东莞行活动,让绵阳美食火爆出圈,登上了中央电视台《味道》《消费主张》等栏目,让更多人认识了“舌尖上的绵阳”,越来越多的绵阳特色食品从一方小餐桌走向大舞台,“小食品”成为“大产业”。
“绿色健康食品没有天花板,永远是朝阳产业。我们将从多方面支持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在完整产业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品牌形象上趟出一条新路。为绵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扩大品牌和城市影响力,推动对外开放提质增效再立新功。”绵阳市商务局局长韩忠明说。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您浏览本站或通过本站进入第三方网站进行金融投资行为,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时,如果您在中国经济导报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表示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
【本文资讯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网立场】
【期号:】【版面:】【作者:】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Copyright 中国经济导报网京ICP备09051002号-1京公网安备 735号
产业报行业报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投诉电话;举报投诉email: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