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管理”变“岗位管理”全员聘用制改革改出新气象
夏宁 蒋 聪中国改革报四川记者站 蒋良明
四川省绵阳市经济技术开区是中国科技城——绵阳经济发展的主战场。面对多年来发展过程中因机制不优、干部队伍活力不强等突出问题,经过2020年3月、2022年2月两次改革,破除了“以编制选干部,以资历论提拔”的用人模式。“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不仅充分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还为绵阳市委提出的“加快建设西部先进制造业示范区”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2020年,绵阳经开区成立20周年,20年来,绵阳经开区为绵阳经济的发展撑起了“半壁江山”。但是,他与作为国家级经开区的地位与在绵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极不匹配,主要表现在经济实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对外形象欠佳、公共配套不完善等。受主客观多种因素影响,机制不优、干部队伍活力不够等问题越发突出,严重滞碍了发展步伐。
据介绍,绵阳经开区在推行全员聘用制改革中,坚持三个“坚持”,即坚持科学设岗、竞聘上岗,破解“一编定终生”、坚持以岗定薪、按绩取酬,破解“同工不同酬”和坚持过程考核、奖勤罚懒,破解“同吃大锅饭”。通过竞聘,全区341名同志重新履职上岗,充分激发了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活力。
“长久以来,聘用人员也为经开区建设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但却因编制、身份“硬伤”,蕞高只能担任部门股长,进一步发展空间受限,无法吸引、留住人才。人事制度改革为编外人员、年轻干部成长进步提供了成长机会与舞台。”竞聘上岗的经科局副局长卢苏殊深有感悟地说。
此次改革中,改革部门(单位)人员全体“起立”,重新竞聘上岗。在干部轮岗方面,主要负责人轮岗交流率58.3%,分管负责人轮岗交流率85.7%,主办和职员轮岗交流率65.9%。同时,干部结构队伍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涉改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平均年龄下降了4.3岁,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41%;分管负责人平均年龄下降了5.2岁,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82%,干部年轻化显著提升。“我们社会事业发展局局长1名,中层干部6名,14名一级职员,全都是聘用上岗的,平均年龄比过去减低了3.5岁,大学学历以上100%,新班子新气象展现了新作为。”竞聘上岗的社会事业发展局邓云局长说。
由于改革部门(单位)人人都是竞聘上岗,干部的冲劲更足、工作思路更活、职业认同感更强。邓云说,他上岗后大胆履职,2021年,他所在的部门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亿元,招商5.15亿元,引进了绵阳博美高级实验中学,与国内著名品牌房地产企业——碧桂园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推动了经开区社会民生上走上新的台阶。
“原身份是公务员、参公人员、事业人员的,按照绵阳经开区在编同类同岗人员薪酬待遇标准执行;同时,打破“论资排辈”、身份、部门、职务限制。”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人事制度的改革使每个人都能放下思想的包袱,轻松上阵,集体“转身”后,全区上下拧成一股绳,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翻开了经开区的新篇章。
电子信息、新能源和化工、先进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加快成势。总投资102亿元的利尔化学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东材科技、长虹电源等企业一批技改扩能项目加快建设,新增42个技改项目入库,26个技改项目顺利投产,2021年全年实现工业投资42.22亿元、同比增长54.2%,技改投资36.13亿元、同比增长42.5%。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三次产业占比为3.9:59.5:36.5。工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建筑业新增资质以上企业16家,全年实现建筑业产值21.67亿元、同比增长14.7%。服务业加快复苏,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5户、限上商贸零售单位26户,汽贸商圈、神州南都楼宇商圈、万达金街等特色商圈繁荣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持续发展,雪宝乳业被认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万高达味被认定为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发展活力持续释放。持续强化创新主体培育,15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有效高企数量达到57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18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年度评价入库达到205家,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新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重点实验室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工程实验室2个。市场主体壮大,推动形成了“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良性格局,全区实有市场主体38977户,新登记市场主体26203户、增速180.49%,其中企业1952户、增速36.22%,市场主体和企业增速月月排名绵阳市第1名。
2020年,该区圆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双百亿”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市场主体三项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头部;2020年度党建述职评议排名绵阳园区头部、全市第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排名绵阳园区头部、绵阳市第三,一举甩掉连续多年绵阳市垫底的“帽子”;2021年,绵阳经开区获四川省两新组织党建建示范园区和2021中国经济十大蕞具投资价值开发区荣誉称号。
据了解,全员聘用制改革后,绵阳经开区在编人员实行“双轨运行”管理模式,原编制、身份“封存”,其工龄、原任职(级)年限连续计算,并结合岗位实绩、工作表现适时组织职级晋升、晋级晋档等。建立“基本薪酬+绩效薪酬”薪酬结构体系,绩效薪酬实行“双额总控”管理机制,充分赋予各部门(单位)薪酬调配自主权,真正实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坚持注重实绩、传导压力、激励担当原则,对绩效考核连续2年低于基本分85%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岗位重新竞聘;对部门(单位)连续两年年度考核排名蕞后的人员,加扣当年年终绩效的5%等措施,促使干部真正树立起“打破铁饭碗”,凭真本事吃饭的价值取向。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