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如何以园区为载体做强工业?
高质量发展,是绵阳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始终把实体经济作为着力重点,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坚持以园区为载体做强工业,以消费为重点做大服务业,以“三品”为引领做优农业,以信息化赋能产业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工业是经济的“压舱石”,园区是工业的主战场。如何发挥工业“主引擎”驱动作用?如何以园区为载体做强工业?此次全会为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目标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战略动力。
把实体经济作为着力重点推进新型工业化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擘画出未来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蓝图,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是绵阳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市委全会提出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是在坚持省委赋予绵阳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的定位要求基础上,自加压力、跳起摸高,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找坐标、争位次。
对此,多位与会人员有共识:绵阳要打造成渝经济副中心,关键靠产业。要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链条、做强产业品牌,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产业强则经济强。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就是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这是绵阳巩固经济长期向好势头、提升在全国经济版图地位的现实所需。
壮大产业集群,需要在招大引强上再下功夫。市经合局局长董正红说,“将聚焦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产业‘新赛道’,瞄准三类500强企业、高精尖项目、产业链关键节点和创投机构,大力开展精准化、专业化招商,持续招大引强、招新引优,力争在百亿级重大制造业项目招引上取得新突破。”
分组讨论时,科技城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申泽表示,“聚焦落实产业强市战略,我们将倾力打造先进产业园区,壮大先进产业集群,深入实施工业企业倍增计划,发展壮大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新一代通信、军工电子装备等主导、特色产业,全力开辟机器人智能制造等产业。”
以园区为载体做强工业加快建设制造强市
全会提出,以园区为载体做强工业。如何做强工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市?分组讨论中,与会人员结合实际,畅谈未来发展。
工业战线如何“谋”与“动”?市经信局局长衡国钰表示,将以构建“4+8+1”工业产业体系为目标和抓手,围绕优势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方向,系统完善工作推进机制,重点实施园区千百亿、产业地标、企业“雁阵”、创新引领、大规模技改、新赛道“抢跑”、品牌提升、数字经济跃升“八项工程”,全力落实市委产业强市战略决策部署,努力为全市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贡献更多工业力量。
如何以园区为载体做强工业?科技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冯中兵给出的答案是:将按照市委全会统一部署要求,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持续开展“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壮大主特产业集群,打造更多“镇园之宝”。
壮大主特产业集群,产业园区需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游仙区委书记陈华斌表示,“我们将发挥国防科研院所富集优势,深化院地协同创新,建强高能级创新平台,打造全国一流激光产业集群,建设西南地区国内首家、规模蕞大、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核医疗健康产业园,不断壮大特色产业,把游仙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国防科工创新示范区。”
做强工业,狠抓特色园区发展。“我们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做好产业园区内已引进的产业项目服务保障工作,加快推动梓潼经开区建成健康食品和生物医药双百亿产业集群。”梓潼县委副书记、县长黄建表示,坚定不移抓好项目投资,夯实县域经济基础,抓早动快,提前谋划明年项目,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