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绵阳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绵阳市农业农村局对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第0272号提案答复的函

admin9个月前 (09-29)绵阳产业信息20

  你在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道地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0272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搞好统筹协调,进一步优化道地中药材产业布局规划

  2021年我市中草药材种植面积达56.03万亩,较2020年增长1.85%;产量达到17.51万吨,较2020年增长1.25%;产值31.21亿元,较2020年增长3.98%。全市种植面积较大的有麦冬、大黄、黄连、木香、重楼、桔梗、附子、天麻等,目前,已建成麦冬、天麻、附子等9个中药材GAP基地,总面积达5.5万亩。拥有“涪城麦冬”“平武天麻”“江油附子”“平武厚朴”“梓潼桔梗”“江油百合”6个地理标志产品。

  产业发展规划是推进产业革命的基础,结合我市中药材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优势,着眼中医药全产业链,将中药材产业发展纳入“十四五规划”。精心谋划中药材产业发展路径,优化产业布局,做好道地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规划布局。市委、市政府2017年出台的《绵阳市现代农业六大重点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0年)》和《绵阳市现代农业十大主导产品行动方案(2017-2020年)》将中药材产业列入现代农业六大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并将优质麦冬和优质天麻列入绵阳市现代农业十大主导产品,重点在“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下功夫,取得了较好成效。目前,涪城区、三台县等沿涪江地区主要布局麦冬,江油市主要布局附子,安州区主要布局黄连、重楼,平武县主要布局天麻、厚朴。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全产业链布局,落实《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避免盲目引种、无序扩种,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品质优良、产量稳定的道地药材生产格局,使道地中药材往优势区集聚,并积极做好二三产业配套融合。

  二、加大科技投入,做优道地药材品质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材消费呈稳步增长态势。“十四五”期间,稳定种植面积,提升药材质量,提高安全水平,有助于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三台县有着“中国麦冬之乡”的美称,2021年全域大田种植面积达6万亩以上,以烘干块根计麦冬产量达到1.69万吨,占比在全国七成以上,是当初无愧的麦冬大县。“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抢抓机遇,努力对上多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充分发挥好绵阳市农科院和在绵科研院所以及医药公司的作用,加大研发投入。在加快品种选育,强化野生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野生药材驯化和人工繁育,提纯复壮并推广一批道地性强、药效明显、质量稳定的品种上取得新的进展。在工业流程上,改进加工处理工艺,升级清选、烘干、切片、包装等设备,向精深加工发力,炮制半成品、打造健康饮品,延伸产业链条,持续做优我市道地中药材品质。

  三、运用数字技术,建设全市中药材溯源体系

  根据《绵阳市现代农业重点产业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我市按照合理布局、集中连片的原则,以三台县、平武县、江油市、安州区、北川县、梓潼县的102个重点乡镇为核心区,着力构建一批中药材规模标准化生产基地,形成强大、稳定、特色、生态的中药材发展新格局。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中药材种植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杜绝剧毒、高毒农药用于中药材种植,促进中药材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按照“有标贯标、无标建标”原则,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完善中药材产业标准体系及技术规程,逐步提高标准化意识和标准化生产水平。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和违禁农业投入品销售使用。中药材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是实现中药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的重要抓手,是治理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问题的有效举措,是及时召回产品、追究责任主体的重要工具。追溯标准先行,工作规范明确,我们将尽快按照中药材追溯信息采集传输、追溯码标识等管理规范和国家标准,分类分步实施,重点品种先行,以种植环节为重点,推行药材品种、投入品使用、销售情况等台账管理制度,结合信息技术、大数据推动规模中药材生产经营企业率先建立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

  四、强化保障措施,加大金融和保险政策支持

  (一)保险支持。一是将中药材种植纳入特色农业保险范围,以财政补贴方式引导中药材价格指数保险,逐步降低药农种植和市场环节风险成本,确保药农保底收益和种植积极性;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等业务;三是对中药材设施农业、农机具等保险保费予以财政补贴。

  (二)以奖代补。财政产业化扶持资金重点用于中药材产业项目的引进及实施、基地配套设施建设、重大科技创新攻关奖励、重点技术推广及服务、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品牌创建、专业人才引进及技术培训等环节的扶持。

  (三)配套政策。一是利用绵阳科技城建设相关政策优势,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发展前景的中药材企业;二是针对中药材精深加工重大项目的落地建设实施“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特事特办”等政策全力支持保障;三是对场地提供、住房保障、安家落户、税收返还、水电优惠等方面给予配套支持。

  (四)整合项目。依托现代农业重点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省级现代农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中药材标准园创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创建、特色小镇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工程等项目的整合实施,大力推动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

  五、推动产业融合,构建道地药材特色产业园

  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发挥中药材种植基地、药用植物园在观赏、养生保健等方面的优势,推进建设了江油市大康百年好合爱情谷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和战旗中医药文化产业园,药旅相互促进,延伸和提高中药材产业发展产业链、价值链。平武天麻、黄柏、厚朴、杜仲、猪苓、吴茱萸、合欢皮、川木通、白及、羌活等10个品种进入同仁堂。

  继续不断延伸产业链。鼓励中药材加工企业引进先进设备,改进加工工艺,在规范化生产中药饮片、中成药等传统产品外,积极开展中药材在功能性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延伸性产品的研发应用和市场推广;继续积极推进药食同源。加快麦冬产业研究院建设,推动麦冬进入药食同源目录,争取国省级麦冬产业融合示范园创建,大力发展麦冬饮品、食品等大健康产品,力争建成国内蕞大的麦冬种植基地、交易集散地、科研和精深加工聚集地;继续发展农旅健康产业。结合中药材基地生态资源,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形成产业观光和生态康养新业态。

  一是培育壮大中药材生产经营主体。采取壮大一批、发展一批、引进一批等方式,努力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的中药材产业龙头企业。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构建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民群众的利益联接机制,明确脱贫户、农户在中药材产业链、利益链中的权益,让企业有赚头,让农民有盼头。加强对专业大户、经纪人的引导支持力度,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中药材生产经营活动,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二是提升中药材加工能力。鼓励中药企业在产地建设初加工基地,加强干燥、分级等设施建设,实现标准化初加工。扶持中药材深加工企业及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促进传统加工向现代化加工的转变。支持企业创新加工技术和产品类型,增强标准化加工能力,提升加工增值水平。三是加强中药材产销衔接。培育中药材产地交易市场,支持场坝中药材交易市场的规范化、市场化发展。着力推进中药材仓储物流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中药材销售网络,加快“互联网+”与中药材产业深度融合,拓展中药材销售渠道和市场。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坚持按照“品种道地化、种植规范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发挥资源优势、优化区域布局,助推全市中药产业持续健康向上发展。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行走新巴蜀”21市州巡礼报道第二期聚焦绵阳

“行走新巴蜀”21市州巡礼报道第二期聚焦绵阳

  4月8日上午,“行走新巴蜀”四川日报全媒体采访小分队走进绵阳高新区和绵阳科技城新区直管区。位于园艺山的绵阳市科学技术局会议室内,一个5人小会正在进行。这场会议的召集者田勇,有两个身份,一是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博士,二是绵阳首批科技助理。“我们今天研究讨论的主题,就是给绵阳的科技招商提建议。”田勇的面前放着厚厚的笔记本,里面详细记录了他和其他科技助理近期在绵阳调研的企业、院所相关情...

【遂宁】产业集中发展区 【产业园区】

【遂宁】产业集中发展区 【产业园区】

  遂宁国开区 西宁片区 电子信息 成渝产业协作主要承接地,尤其需要注重产业提档升级。   南强片区 纺织服装、农副食品 优化园区内部产业布局,集约节约用地,提高企业进驻门栏,提升城市地均产出率。   凤台新区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科技研发 位于城区上游,交通区位条件好,是对接成都重点发展区之一,高起点、高标准建设。   河东新区...

中国(绵阳)科技城5G科技园——企业不出园迎来好伙伴

中国(绵阳)科技城5G科技园——企业不出园迎来好伙伴

  9月26日,中国(绵阳)科技城5G科技园再迎“新朋友”:四川垚磊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核保锐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入驻园区。   今年,我市深入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企业争先入驻中国(绵阳)科技城5G科技园,这背后有何“奥秘”?记者进行了打探。   园区产业集聚:在这里企业“不出园”,就能找到合作伙伴   走进四川核保锐翔科...

人行绵阳市中心支行四举措推动园区金融信用分类工作圆满收官

人行绵阳市中心支行四举措推动园区金融信用分类工作圆满收官

  一、广覆盖,强化企业培育力度。通过绵阳市产业园区企业金融信用分类工作小组评选出红名单企业148户,白名单企业183户,实现辖内产业园区全覆盖。结合企业基本账户开户行,指定金融培育主办行及辅培行,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制定企业会计辅导制度;通过平台金融培育、融资产品推介会、企业融资宣讲等形式,开展全流程、全方位的企业融资培育。   二、精服务,助力企业获得融资。通过...

全国园区招商引资

全国园区招商引资

  企业入驻园区,享地方经济贡献奖励,专项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Holding platform   Financial insurance   Modern logistic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欢迎贸易、服务、房地产、电商等企业考察、入驻园区,享地方招商引资...

关于》四川省绵阳市中玖高科产业园一期装修项目招标公告

关于》四川省绵阳市中玖高科产业园一期装修项目招标公告

  关于》四川省绵阳市中玖高科产业园一期装修项目招标公告招标项目所在地区:四川省绵阳市本中玖高科产业园一-期装修项目,已由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机关批准,项目资金来源为/,招标人为四川省科学城久利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进行公开招标.项目规模:中玖高科产业园--期装修项目招标公告.招标内容与范围:本招标项目划分为标段1个标段,本次招标为其中的:3.1本次招标要求投标...

助力打造“五中心一枢纽”·经济(112)丨涪城区第三届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助力打造“五中心一枢纽”·经济(112)丨涪城区第三届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春来潮涌东风劲,扬帆奋进正当时。3月8日,涪城区第三届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总结2022年全区产业发展工作和人才工作,表彰2022年度建设“四个强区”突出贡献企业(单位)、领军人才团队等,安排部署2023年产业发展重点工作和人才工作。区委书记邓辉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践行市委“五市战略”,...

取到“真经”与会代表激情满怀干劲倍增

取到“真经”与会代表激情满怀干劲倍增

  取到“真经” 与会代表激情满怀干劲倍增   6月21日至22日,绵阳市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与会代表分三组现场观摩绵阳12个工业园区。   在现场观摩20多个点位中,与会代表边走边看,边听边记,边思边议,一路上收获满满,纷纷感慨取到“真经”,增添了干劲和动力。   全产业链条怎么布局?抓住“头羊”带动“群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