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涪城区:培育竞争新优势制造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时间:2022-08-02 14:36:19
桩机林立、塔吊连绵,临港经济发展区建设如火如荼日前,记者走进涪城区临港经济发展区,一座座新建的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生产车间机器高速运转;在建的项目,挖土机、打桩机隆隆作响,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工人忙碌地施工,一派热火朝天的大建设场景让人热血沸腾。
作为绵阳市主城区,涪城因地域受限,发展空间不足,工业短板一直制约经济发展,面临着“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挑战。如何破题?涪城区在认真审视发展趋势后,提出加快构建“3+1”现代工业体系,突出新型显示、汽车电子、5G制造三大先进制造业主攻方向,发挥数字经济引领作用,全面打响“涪城制造”。
走进位于临港经济发展区的龙华薄膜厂区2.5米宽的偏光片基膜生产线车间,身着防尘服的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忙碌着。据了解,总投资5亿元的2.5米宽偏光片基膜生产线是该企业OLED显示和5G通讯膜材产业化项目的头部条生产线,也是全国首条偏光片基膜生产线年成功入选全国“质量标杆”。
龙华薄膜只是涪城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临港经济发展区作为绵阳产业南进、城市南进的重要承载,近年来,临港经济发展区已成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聚集地。在新型显示方面,围绕惠科、龙华薄膜等企业,着力构建驱动IC、偏光片、背光模组、玻璃基板等上游材料和下游整机终端产业链,打造新型显示产业集群;汽车电子方面,围绕富临精工、三力等企业,着力构建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等产业链,打造汽车电子产业集群;在5G制造方面,围绕5G产业功能区建设,构建5G材料、网络通信设备,智能终端等产业链,打造5G制造产业集群。
“一子落”带动“满盘活”。助力三大产业集群蓬勃起势,瞄准发展制高点,今年,涪城区高效推进“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对临港经济发展区进行了更加科学细致的建设规划。
“将把临港经济发展区建成开放创新智慧低碳的千亿级现代产业园区。”涪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临港经济发展区将持续深化落实“一园三区”发展布局,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东区惠科产业园全面成势,西区科技物流全面开建,南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全面投产。“目前,临港经济发展区正在加快推进从22平方公里拓展至54平方公里,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产业园里,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吸引了一拨又一拨企业纷至沓来。4月8日,在涪城区举行的“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51个总投资203.75亿元的重点项目落户涪城;7月22日,涪城区“涪城荟”招商联盟2022年第二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46个总投资达130亿元的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等领域重点项目在涪城落地。
站在凤凰山顶,极目远眺,绵阳惠科、龙华薄膜、富临精工等正加快发展,联东U谷、惠科模组显示、中南高科等项目正火热建设,“四通八达”的园区道路有序延伸一座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工业园区正快速崛起。
与临港经济发展区遥相呼应的科技城新区涪城片区,科技智谷、环西科大两大组团竞相发展。
“一区两组团,这是科技城新区涪城片区的布局定位。”涪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主要聚焦5G、人工智能、卫星应用等科创产业。“到2025年,科技城新区涪城片区将新入驻科技创新企业200家,培育独角兽企业8户。”
南北区域掀起的大建设大发展热潮,是涪城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如今,“涪城制造”正遍地生花。1-6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2%;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同比增长3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15.1%,高于全市9.3个百分点,位列各县(市、区)头部。工业投资增速108.2%,位列各县(市、区)头部;技改投资增速41.2%,位列各县(市、区)第三。(杨海燕)
探秘“三星堆——金沙”旅游线“美丽中国·心睇验”推广活动
疫情防控期间突遇老人落水 成都“战旗红”党员志愿服务队将其成功救起
从“雪糕刺客”感悟干事创业的“三心”
川西北气矿多点发力强管理筑牢安全环保“头部线”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旅游风险提示(2022年7月26日)
四川市场采购贸易TIR跨境公路货物运输首单成功启动
酷暑中的爱心接力 成都青羊用心守护城市温暖
@高校毕业生 1305个岗位“职”等你来!
时代光影 百部川扬《成都女婿的固齿梦》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