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绵阳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绵阳涪城:激扬改革精神 建设全域强区

admin6个月前 (09-29)绵阳产业信息10

  步入“十四五”开局之年的2021年,绵阳涪城区在启航新征程中再展新作为:前三季度,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和增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等9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居绵阳市头部。

  与之同时,在11月23日国内权威咨询机构——赛迪顾问发布的《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2021)》榜单上,涪城区首次跻身全国前50强,荣列第45位,在我国内陆地区同类城市中排名头部位。

  绵山巍巍,涪水泱泱。从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设涪县以来,涪城,这个如今作为绵阳国家科技城主城区核心组成部分的市辖区,已经走过了2200余年的历史。立足新发展阶段,涪城区委区政府在观大势、谋全局的基础上,把建设全域强区作为推进新时代涪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并将这一全新探索与谋深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有机地融合,奋力在促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与全面建成全域强区上勇探新路、走在前列。

  统筹推进四大主体功能区建设,锻造涪城新的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图为总投资240亿元的绵阳惠科项目在涪城区建成投产

  12月20日,沐浴着暖暖的冬日阳光,记者来到了位于涪城区杨家镇的现代蚕桑产业园,但见万亩成片桑园,如一幅美丽的画卷铺写于丘峦村舍,其间白鹤起舞,如碧玉点珠。

  千年蚕桑,华丽蝶变。借力现代化的技术与全球化的视野,这里的“涪城蚕茧”被列入国家地理产品标志,所生产的6A级生丝不仅成为爱马仕等国际奢侈品的上品原料丝,而且更是应用于北京APEC会议中外领导人身着的“新中装”上。

  而在将传统蚕桑文化、农耕文化与现代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的有机融合中,涪城区匠心打造的“千鹤桑田”蚕桑文化主题公园,于今年4月30日正式开园。这是绵阳首个农业主题公园。该园区核心区就位于涪城区杨家镇,涉及9个村,规划面积达到3673公顷,以“农业产业化、产业园区化、园区公园化”为路径,推动“农科文旅商”这五态深度融合发展。

  这也是涪城区大手笔推进全区四大主体功能区建设之一的“农旅融合区”的一个缩影。“国土空间是国民生存的场所和环境,也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载体”。以优化全区城乡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涪城区在观势谋局的基础上,全面拉开了全区四大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大幕,打造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板块,锻造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与动力源。

  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涪城区应时而生的“农旅融合区”在协调发展中起势不凡,“千鹤桑田”蚕桑文化、“湖光山色”稻虾亲水湿地、“蔬香绿野”芦笋大健康三大农业主题公园梯次推进。在连片发展中,既“种”出田间“好收成”,也“种”出田园“好风景”,绵阳城市“后花园”建设加快推进。另一方面,城市腹地的“中心城区”在优化发展中加速提升,“花开会仙”等特色街区改造提档升级,华润万象城、北京王府井等城市综合体加快建设。不久前,该区打造的“绵州记忆”还成功入选头部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成为绵阳市唯一入选项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四片联动,组团成势”的区域发展策略中,作为涪城工业经济和创新产业承载地的“科技城新区”在突破发展中高位推进,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1.63亿元,新增建成区面积10平方千米;科创产业加速聚集,中关村信息谷等11个平台高效运营,科大讯飞等175个科技创新项目积聚发展。与之媲美的是,“临港经济发展区”在跨越发展中气势如虹,以总投资240亿元的绵阳惠科第8.6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项目为代表的22个先进制造业项目建成投产,千亿级产业园区蓄势崛起。

  在肩负着当好绵阳“五个排头兵”的期许中,锚定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区的涪城,计划到2025年区属经济总量实现翻番突破1000亿元大关,谱就新时代的涪城答卷。

  在推进全域强区建设中,涪城区创新推出城市资源“四下乡”机制。图为涪城区生机勃发的绿色农业

  实践证明: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和变化的进程,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环境、任务和要求,只有把准其基本特征和内在逻辑,发展才能科学和有效。

  面对迈步“十四五”新的发展形势任务与人民群众新的期待,涪城区委区政府坚定以新发展理念作为指引,从战略与全局的高度看待城乡统筹,从全域与整体的角度促进协调发展,奋力推进涪城加快向城乡融合、联动发展的“全域强区”迈进。

  这一富有时代性的全新求索,于今年3月23日在涪城区拉开序幕。这天,涪城区高规格地召开建设全域强区暨乡村振兴发展大会,专门就全区深化“两项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统筹推进城乡融合进行部署。此前一天,在历经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涪城区委区政府还出台了全区首个建设全域强区的实施意见。

  在这份实施意见中,涪城区绘就了一幅全域强区的美好图景:在坚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中,高质量建设协调发展的融合涪城;在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中,全面培育经济新动能、锻造发展新优势,高起点地建设创新引领的活力涪城;在坚持全过程地推进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中,高标准地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涪城;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高品质地建设共享共生的幸福涪城。

  改革开局,实干破题。紧紧围绕这“四个涪城”的美好图景,涪城区与之配套出台了建设全域强区任务清单(2021—2025)。该清单从“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到“提升城乡建设品质”,从“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到“推进城乡产业发展”,涵盖17项总体目标任务与70项具体推进工作,从而将发展的“规划图”转化为“施工图”,实行“项目化”管理,“清单化”推进,挂图作战、对表攻坚、求实重效。

  这当中,涪城区还以改革之精神充分发挥城市资源富集的优势,从一个更高层面探索并构建城市人才、金融、科技、文化资源“四下乡”机制,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以构建人才资源下乡的激励机制为指引,涪城区通过实施高端“三农”方面人才的柔性聘用计划,聘用专家顾问团队30余个。并通过实施高端人才招引计划,目前已成功引进300余名涪城籍人才返乡创业,回引资金上亿元。同时,通过实施“涌泉计划”,积极引进各类行业领军人才到涪城农村创新创业。

  以构建金融资本下乡的共赢机制为指引,涪城区积极探索“金融机构+农村产权+政府担保”这一银政合作机制,区财政通过设立风险基金、涉农融资担保基金等,全力帮助农村各类市场经营主体有效破解融资瓶颈。目前,已提供融资借贷担保124笔,累计约2.7亿元。

  以构建科技成果下乡的转化机制为指引,涪城区着力打通农业技术交易“梗阻”,推动农业科技型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孵化与成长。目前,已孵化农业科技型企业60余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达388家。同时,加大绿色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培育出的“三品一标”农产品103个,并有部分入选国家地理标志登记和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名录……

  在因势而谋中,涪城区结合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以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和培育壮大集体经济为着眼点,全区撤并村48宗集体闲置资产100%得到盘活,全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在60万元以上的达到33个。此间,吴家镇三清观村获评“四川省改革创新名村”,成为绵阳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建制村;青义镇成功创建全国千强镇,成为四川省唯一一个跻身前200强的建制镇。全区荣获全省首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区。

  “有福之城、温暖之家、和谐之地”,这是涪城区建设全域强区及其幸福涪城的目标所指。图为涪城区幼儿园里孩子们开心的笑意

  “有福之城、温暖之家、和谐之地”,这是涪城区建设全域强区及其幸福涪城的目标所指。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涪城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将以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载体,推动公共服务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让涪城区的全体城乡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加愉悦。

  教育,一头连着千万家庭的期盼,一头连着国家民族的兴衰,是距离老百姓关系蕞密切的公共服务之一。涪城区作为绵阳的主城区,城乡交融的地理格局让涪城的教育一度呈现出“城区生源过度集中,大班额问题突出;乡镇教育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生源流失严重”这一现象。为破解这一难题,涪城区在对乡镇学校科学布点与提档升级的同时,创新推出“名校+新校”“名校+乡校”“名校+弱校”等“1+N”模式,以集团化的方式通过名校引领,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农村薄弱校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格局。

  厚植民生情怀,推动民生工作向系统化、集成化、联动化转变。循着这一民生工作新理念,涪城出台《关于加快推动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多元供给”与“系统保障”中,联动推进教育、医疗、精神文化、生态惠民,扶弱救助等10个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十大领域。在过去五年累计投入各类民生资金达110亿元的基础上,今年1—10月,全区民生投入达24.4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七成以上。

  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着眼点,涪城区整合资金23亿元实施乡村振兴补短板项目23个,并务实推动农村垃圾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四大行动”,全区自然村专职保洁员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有效处理的村达100%,建成美丽幸福新村97个。以通达城乡路网为突破口,涪城区近两年投入2亿余元建成农旅融合区产业环线余公里,公交线%,获评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区。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推进改革与发展从来没有休止符,唯有担当与实干。从出台大抓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18条新政,到制定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86条硬招;从创新推出服务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三度服务”,再到提出以“十心行动”办好新时期民生实事,在坚持“周周听汇报,月月晒进度,季季搞拉练,年年评成效”这一崇尚实干与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中,以建设全域强区与当好绵阳“五个排头兵”为指引的涪城,上下同欲,奋楫扬帆,激情满怀。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相关文章

“绵阳造”卖全球跨境电商助绵企“出海”

“绵阳造”卖全球跨境电商助绵企“出海”

  今天(4月21日)下午,2023年绵阳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大会举行。   大会以“蓄势已发 跨境全球”为主题,汇聚行业专家、跨境电商业界人士,近百家企业代表参加。   行业协会权威专家和头部企业代表,围绕绵阳工业类、工贸类企业如何利用第三方平台和跨境电商探寻更多出海商机和渠道作主题分享,同时就内陆城市如何搭建完整的跨境电商出海生态,如何运用跨境电商帮...

三台县厂房网三台县

三台县厂房网三台县

  (旺铺居)房东直租标准钢结构厂房仓库整租分租可根据需求设计   旺铺居)房东直租4车道路边标准厂房仓库整体出租可办公住宿   一手厂房 没有中介 政府优惠政策好   通水电,工业用电,可分租,标准砖瓦厂房,仓库   有环评手续 交通便利 独立生活区 水电气齐全   三台、红原、温州三地合作共建...

中国(绵阳)科技城航天产业园

中国(绵阳)科技城航天产业园

  中国(绵阳)科技城航天军民融合产业园由绵阳科技城科教创业园区与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福建分公司共建,将引进多家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集成电路设计、云计算和大数据、网络和信息安全、先进材料和工艺等十大领域军民融合产业企业入驻。   中国科技城航天产业园首批重点项目签约   四川省:绵阳科技创新成为头部动力   四川:绵阳157...

中广核技:公司在绵阳市投资建设核医疗产业基地项目预计2024年建成投产

中广核技:公司在绵阳市投资建设核医疗产业基地项目预计2024年建成投产

  每经 AI 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公司在绵阳的核医药与质子重离子治疗项目进展如何,是否符合预期?相关技术吸收转化,是否已经成功?   中广核技(000881.SZ)3 月 31 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绵阳市投资建设核医疗产业基地进展符合预期。项目预计 2024 年建成投产。相关技术消化吸收进展正常。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

久远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落户绵阳科创区

久远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落户绵阳科创区

  久远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落户绵阳科创区   2018-12-28 14:39:40   [提要]12月27日,久远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项目开工仪式暨首批入驻企业签约仪式在绵阳科创园区举行。该产业园由中物院军转民唯一产业发展平台久远集团投资4亿元打造,计划在2020年底正式投入使用,届时将形成聚集军民融合企业30家以上的总部基地,链接军民融合企业200...

九洲·云栖湖在售价格为:16000元平方米

九洲·云栖湖在售价格为:16000元平方米

  九洲·云栖湖16000元/平方米。九洲·云栖湖楼盘地址:金家林金西湖畔(城市接待中心:九洲跃进路1958 )。九洲·云栖湖项目为小高层,高层。容积率1.2。在售户型有:173平-233平4居-5居。   九洲·云栖湖毛坯交付。物业费:别墅4.5元*平方*月 高层2.5元*平方*月。项目规划建设748户。金家林幼儿园,东辰幼儿园,南山中学实验学校、南山中学双语学校、...

产业园厂房分享:中南高科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衢州经济开发区双港园区

产业园厂房分享:中南高科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衢州经济开发区双港园区

  ,面积段1000-6000平可选,报价3300元/平,欢迎现场考察,可承接各类生产制造企业,机械加工、设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轻工电子、电子化学、半导体材料等产业均可入园。欢迎现场考察预订。   衢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9月,1993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11年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2年与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衢州高新技术产...

从一季度GDP数据解读绵阳发展密码

从一季度GDP数据解读绵阳发展密码

  绿植环绕、花园式室外咖啡座,涪城区青义镇前进村绵江公路旁,坐落着乡村网红打卡地“柒里咖啡”。从发展传统农业的小山村,蝶变为集生态休闲、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胜地,迎来的不仅是游客,更是一次全新转型。   距前进村20余公里的经开区,四川瑞可达连接系统有限公司生产车间,400多名工人在生产线上不停忙碌。公司一季度订单达1.57亿元,同比增长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