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游仙高新区2020年建成“千亿级产业园区”
“2018年,实现主营业收入650亿元,同比增长22.6%;规上企业达到110家,规模工业总产值334亿元,同比增长20.7%。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2020年建成千亿级产业园区指日可待。”6月5日,绵阳市游仙游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办公室主任马保全,在接受绵阳市组织的“2019年中央、省市媒体走基层”采访时,说出一组组数据,既兴奋又恳切地表示,游仙高新区将按照“产城相融、园城一体”发展思路,紧盯目标不动摇,攻坚克难求突破,力争2020年建成千亿产业园。
绵阳市游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于2010年5月经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 2013年4月被省政府批复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18年3月被省政府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园区是四川省“51025”重点产业园区,市政府“千百亿园区工程”重点项目,先后被评为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园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四川蕞具投资价值产业园区、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四川省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
从空间布局来看,游仙高新区北区打造军民融合产业园,重点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智能制造产业、特色化工产业。南区重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光电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游仙高新区南区坚持以高起点规划为引领,高品质建设为重点,高质量招商为突破,经过近8年的开发建设,园区总体规划面积从5.47平方公里拓展到14.1平方公里,已建成区面积8.4平方公里。目前已累计完工基础设施项目91个。园区道路、水、电、燃气、通信、管网等“六通一平”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已同步建成;“三纵四横”路网等道路架构已基本成型;富乐国际学校、政务服务中心、开发区招商服务中心、东湖公园等配套服务项目已投入运行;园区二期PPP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孵化园二期、凯越CEO+等项目正全力推进。
从产业发展来看,2018年,游仙高新区(南区)规上工业总产值188亿元。其中,以保和富山为龙头的节能环保产业产值89.21亿元,占比48.75%;以东材科技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产值50.43亿元,占比27.56%;以光联科技为龙头的光电信息产业产值43.35亿元,占比23.69%。两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83亿元,占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97.3%。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