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经开区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0年,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区各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财政工作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及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决策部署,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绩效为导向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开源挖潜,节流减支,全区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2020年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91504万元,完成预算的115.70%,同比增长29.55%。其中:税收收入85853万元,非税收入5651万元,税收占比93.82%。区级收入加上上级补助27915万元、债务转贷收入6680万元及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77万元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26676万元。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88975万元(含上级资金23345万元),完成预算的128.65%,同比增长12.46%。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88975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5630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6232万元、债务还本支出5839万元后,实现收支平衡。
区级主要收入项目执行情况为:增值税20619万元,为预算的86.2%;企业所得税10908万元,为预算的112.8%;土地增值税28394万元,为预算的244.35%;契税10745万元,为预算的71.63%;非税收入5651万元,为预算的134.87%。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规模和使用情况:2020年预算执行过程中,区财政按规定将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超收收入16232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20年末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为16232万元。
2020年安排预备费1000万元,主要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8.11”暴雨洪涝灾害、非洲猪瘟防控等。
2020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实现59619万元,加上上级补助3205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27800万元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90624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实现88624万元,其中:征地拆迁50934万元、专项债券支出2580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4288万元、债务付息及发行费支出1579万元;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专项债务还本(2000万元)等支出后,实现收支平衡。
根据国务院有关要求,社保基金预算按照统筹地区编制和审批,目前,经开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汇入涪城区、游仙区统一编报,其余社保基金预算由省、市社保局、医保局统一编报。
2020年,我区政府债务限额91605万元,其中:一般债务34105万元、专项债务57500万元;截至2020年底,全区政府债务余额8815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31250万元、专项债务56900万元。控制在市政府核定的债务限额以内,法定债务率风险等级为绿色,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2020年,区财政局认真落实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预算决议要求,全面贯彻《预算法》,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切实加强支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障重点,不断提升支出绩效,加强风险防控,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1.全力做好财政保障,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头部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建立资金拨付、政府采购两个“绿色通道”,共拨付疫情防控资金1606.56万元,全力满足疫情防控物资需求。积极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20条措施,累计兑现辖区3798户企业关于减负、金融、财政、税收、稳岗及减免房租等各类优惠政策补贴共计8477.86万元,全面帮助企业复产达能。
2.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支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巩固减税降费成效,助力企业纾困解难,2020年新增减税降费共计13144万元,切实降低了区内企业经营成本,缓解了企业发展压力。二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向万达、中缝重工、重业齿轮、蓝奥机器人、中久光谷等企业提供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资金20669万元。三是加大对上资金争取,累计争取到位中央、省、市各类专项资金59863万元,其中:债券资金34480万元,转移支付补助25383万元,较去年(26357万元)增长127.12%。到位资金特别是债券资金有力推动了长虹印务包装产业园、精密制造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为经开区基本建设项目资金保障奠定基础。四是做实金融服务平台,优化企业融资环境。开展政金企对接活动,积极引入金融机构来区发展,区管委会及区内企业累计获得授信700亿元,与4家金融(保险)机构达成设立分支机构意向,工商银行经开支行建成营业。36户企业入选绵阳首批“金融培育”企业名单,企业获贷款34.13亿元,同比增长39.89%。
3.坚持人民至上,促进民生福祉持续增加。足额筹措民生资金,构建稳定的民生投入机制,2020年全年累计安排用于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事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节能环保等民生项目支出62768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54%,同比增长17.58%。全年实施省级十大类民生项目13个、市级民生实事8个、市级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项目2个,投入省、市级民生工程及民生实事资金7652.6万元。投入教育经费12746万元,推进南区花园幼儿园、三江实验学校、南塔公办幼儿园、绵阳博美实验高级中学等教育项目建设,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投入节能环保类资金9679万元,主要用于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水污染及大气污染防治、松垭污水处理厂运行、木龙河一河两岸治理等,持续改善辖区人居环境。
4.强化财政监管,切实防范财政运行风险。一是推进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2020年开展项目前期自评项目5个、中期绩效评审项目6个、财政部门抽评项目2个、第三方中介机构事后评审26个项目,涉及资金1.26亿元。二是树牢底线思维,强化政府债务管理,2020年通过预算化解隐性债务8000万元。三是健全完善规章制度,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制定并印发了《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财务管理制度》《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强全区财政建设和管理的意见》,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预算执行全过程动态监控,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有效。
2021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招商引资攻坚年”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为经开区加快建设西部先进制造业示范区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一是加强各项资金统筹:一般公共预算资金重点用于保障基本运转、社会民生、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等支出,征地拆迁和重点建设支出原则上用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地方政府债券融资安排。同时建立健全不同年度间财政资金的统筹机制,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深入挖掘潜力。
二是突出财政保障重点:合理保障维持部门正常运转支出;全力保障“三保”和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优先保障党工委管委会确定的重大政策、重要改革、重点项目。
三是切实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格按照中央、省、市部署要求压减一般性支出,部门非重点、非刚性项目支出可压尽压、应压尽压,“三公”经费预算原则上较上年只减不增。
四是推动绩效与预算深度融合:将绩效管理实质性嵌入预算管理流程,加强绩效结果应用,大力削减或取消低效无效支出。
五是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合理确定民生支出标准,加强重大建设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评估,依法依规使用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存量,做好应对更加突出的财政收支矛盾以及重大风险的资金筹措工作和政策储备。
2021年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为100656万元,同比增长10%;加上上级返还性收入1696万元、上级提前通知的转移性支付收入4220万元及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6232万元后,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22804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剔除上解上级支出16022万元后,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为106782万元(含债务还本426万元)。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为50800万元,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50800万元。按照以收定支和收支平衡原则,我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为50800万元。
按照“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保重点”的原则,坚决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从严编制预算、从紧控制支出,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突出保障重点,加强风险防范,培育壮大新动能,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安排资金25377万元,主要用于保障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含驻区单位)人员工资福利性支出和正常运转以及维护公共安全及社会稳定方面的支出。
安排资金19672万元,主要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文化与体育、农林水事务等方面支出。
安排资金36843万元,主要用于支持产业发展、兑现奖励资金、产业引导基金、发展人才专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及招商引资方面的支出。
安排资金19272万元,主要用于市政维护、环卫保洁、绿化维护、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保节能等方面支出。
(1)预备费安排情况。2021 年安排预备费12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12%,用于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符合《预算法》相关规定。
(2)“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情况。2021 年共安排“三公”经费支出预算113万元,压减13%。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13 万,压减13%;公务接待费65 万,压减13%;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35 万,压减13%。
(3)政府性债务还本付息安排情况。2021年安排债务还本426万元,政府债券付息1390万元,日元贷款项目本息200万元。
(4)预算草案审议批准前的支出安排情况。按照《预算法》有关规定,2021年1月1日至预算草案批准前已安排支出51790万元,主要用于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基本支出、项目经费和化解隐性债务等。
2021年,区财政局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及区党工委、管委会关于经济和财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强化财政收支管理。狠抓财税收入组织,强化财税联动机制,规范非税收入征管,确保各项收入及时足额入库。细化预算编制,坚持预算安排与绩效考评挂钩,严控预算追加,硬化预算执行约束。坚决贯彻过紧日子要求,全面落实“三保一优一防”工作方针,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增强重点任务财力保障。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持续跟进先进制造产业园、创新创业孵化园、松垭人民医院改扩建及能力提升项目、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等专项债券争取。
(二)进一步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要求,统筹整合用活支持产业发展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区党工委管委会对招商引资工作的安排部署,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全局的重点工作和主责主业来抓,积极拜访各类知名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商协会等,特别是在招引银行、保险等金融服务业上着力,推进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中华联盟保险等金融机构在经开区设立分支机构工作,提升辖区金融服务水平。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经费的保障工作,研究制定招商引资资金管理办法,确保资金高效使用。
(三)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保障省市民生实事投入,确保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65%以上,努力解决群众蕞关心蕞直接蕞现实的问题。认真落实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投入政策,支持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支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支持继续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
(四)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预算和绩效管理深度融合,以全过程管理为主线,加强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三个节点的管控,深入开展支出绩效评价,加快实现项目绩效自评全覆盖。绩效评价结果严格用于调整预算安排方式、增减预算规模和优化支出结构,着力推动部门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进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预算编制工作。
(五)进一步规范财政监督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做好严肃财经纪律及财务管理风险排查工作常态化工作。严格执行《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文件规定,重点做好项目资金申报、资金分配、拨付环节的监督管理。加大项目资金、专项经费以及惠民惠农补贴资金的监督管理力度。继续加强对预算单位使用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监督和指导,加强对预算单位编制和报送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的指导和培训。继续加强公务卡的推广和使用,增加持卡量,对规定费用严格按要求使用公务卡清算。
(六)进一步强化防范化解财政风险。严格债券资金管理使用,积极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严格实施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确保政府债务余额不突破市政府核定的债务限额。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风险,集中开展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和全面排查工作,确保地方金融秩序稳定。
(七)进一步加强财政队伍建设。加强机关党建,做好机关党建与财政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各项工作水平的提高。发挥党建引领、党员先进性带头作用。提高责任担当,强化责任意识,提升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财政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扎实做好财政各项工作,努力完成目标任务,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作出积极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附件:2020年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表
附件:2020年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表.xlsx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