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丨绵阳行之:梓州杜甫草堂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行走丨绵阳行之:梓州杜甫草堂
三台县,古称梓州,位于绵阳东南部。梓州杜甫草堂被世人称之为“蜀中第二草堂”就设在梓州公园的核心区,园内曲径回廊、奇山怪石、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竹林绵延,景色别致,而在一年四季之中尽情观赏,春之梅、夏之荷、秋之菊、冬之兰,充分体现了清、淡、雅、素的文化艺术特色,再现了诗圣杜甫“花浓春寺静,竹细野池幽。何处啼莺切,移时独未休。”意境之美。在这里,杜甫除了留下大量记录梓州历史风貌的诗歌外,还留下了几处历史踪迹,可供世人缅怀与追寻。此地此景,令人既发诗圣之感慨,又享自然之恬静。
据资料记载,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诗人杜甫携家带口,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辗转来到成都,定居在成都西郊浣花溪,为千年之后的成都,留下了誉满天下的成都杜甫草堂。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剑南兵马使徐知道就在成都发动了叛乱,杜甫只有避难到梓州(三台县城),居住了一年零八个月,在梓州也留下了一处杜甫草堂。由此可见,两处茅屋草堂,庇护了杜甫颠沛流离的生活,安置了杜甫那忧国忧民的心灵,更见证了杜甫如何创作出诸多不朽篇章的过程。
沿着一条笔直而又略陡的石梯上行,在阶梯的尽头,迎面竖立着一座高大的牌坊,上书“千秋诗圣”四个大字,左右两侧分别刻有一副对联:“杜陵落笔伤豺虎”“爱国孤悰薄斗牛”。站在牌坊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诗圣广场,广场正中央屹立着一尊杜甫全身塑像,神态自然,栩栩如生,严谨又带有具有诗歌的韵味。另有4块地碑格外醒目,地碑上是三台县金石名家牟柯老先生在86岁高龄时,用技术高超的雕刻技法,篆刻了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广场的右侧就是当年的杜甫草堂。跟着导游的步伐跨入大门,即可看见亭台楼榭,曲径通幽,小桥流水,绿树成荫。大门上方为我国书法名家舒同专门为梓州杜甫草堂题写的“杜甫草堂”横额,左右两边的楹联为:“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导游解说道,此对联乃清代大学者顾复初所撰,著名书法家于立群所写。对联脍炙人口,经久不衰,广为流传。作者顾复初,清康熙年间进士,授内阁中书,以奏对越次罢职,流寓成都而卒。因与杜甫流寓四川颇有相似之处,故作此联以表独特感概。上联用杜诗吊宋玉之句“萧条异代不同时”作为典故,感叹自己与杜甫虽不同时,但皆处国事衰微,奸佞当权,有识之士或漂泊游离,或隐遁自全,不得伸展其志以济世救国,恰如龙虎之盘曲蜷缩。下联由彼及此,言同为流寓,杜甫有“月白风清”之草堂与天地共存,万世景仰,而自己的命运呢?联语工稳含蓄,意在言外,仔细咀嚼,余味无穷。
拾级而上,步入诗史堂。诗史堂系清代建筑,木结构抬梁单檐歇山顶殿堂,屋顶为卷棚式,盖纯一色筒瓦,为梓州杜甫草堂整个园林建筑中蕞具代表性的核心建筑,而且,这个古建筑是从安居镇整体搬迁而来。堂内陈列了杜甫正襟而坐,仪态威严的坐像,并藏有各时期咏叹诗圣的书画名作,还有宋、元以来历代多种版本的杜甫诗集、杜甫研究专刊和研究成果以及有关杜甫游踪的珍贵图片资料等。
“野池”其立意也许就是从杜甫《上牛头寺》:“青山意不尽,衮衮上牛头。无复能拘碍,真成浪出游。花浓春寺静,竹细野池幽。何处莺啼切,移时独未休。”而来的。园内树影婆娑,山石错落,曲水流觞,相映生色。碧绿的荷池中伫立着一尊杜甫的全身塑像——便服儒巾,抚袖昂首,眼神冷峻,神采飘逸,再现了他流寓于梓州的困苦生活和忧国爱民的高尚情操。
闲庭信步,眼前仿佛出现一幅幽雅恬静的画面,绿竹猗猗(yī)、树木花草、花间曲径,小桥回廊、雕梁画栋、亭台勾连,池塘水景,诗情画意,美不胜收,在一处静谧安详的莲池旁,就是杜甫生平纪念馆。门堂两侧刻有一副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馆内分为杜甫简介、生命摇篮、坎坷仕途、流寓益梓、梦回故里五个板块,通过绘画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杜甫生前足迹遍天下和跌宕起伏的一生,
导游讲到,“五年客蜀郡,一年居梓州。”杜甫在梓州前后共生活了一年零八个月,留下了近150首诗作,其中包括被后世称为杜甫生平头部快诗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些诗篇作为现存1400多首杜诗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叙事抒情、思乡怀友、伤时忧国,都深切地表达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祖国命运的关切,这些诗篇,也形象地记录了一个封建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古人曰: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得失。杜甫留给我们的是一段可鉴的“诗史”。
站在梓州阁的层楼上,俯瞰三台县城,除了这两处建筑,还有一些亭台池沼,院落之中及亭台周边花木葱茏,景色秀美。斜阳西照,阳光斑驳,江水涌动,更显清幽静寂。重现了当初杜甫“……江水流城郭,春风入鼓鼙(pí)……天畔登楼眼,随春入故园……”的盛景。
当游览即将结束时,导游讲到,梓州杜甫草堂位于县城西牛头山上,后人为纪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寓居梓州一年八月,缅怀诗圣“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的爱国主义精神,1984年至1990年先后在原明代工部草堂遗址上而建。为进一步弘扬杜甫文化,在不改变原建筑结构的前提下,2007年对公园景观进行改造,以展示盛唐文化为灵魂,以体现草堂仿古建筑群为核心,贯穿石柱盘龙、艺术墙、健身长道、摩崖石刻、诗圣广场、梓州阁、大型浮雕“双凤朝阳映牛头”、聚贤楼及众多亭阁水榭等景点,形成集旅游休闲、艺术欣赏、健身娱乐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有喜欢的文字,请分享到朋友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