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绵州三台撂荒地变“丰收田”454万亩沉睡土地焕发新生机
初冬时节,四川绵阳市三台县观桥镇碧波村种植发展的大豆长势良好,再过10余天就将迎来收获期。
“老龙,现在土地充分利用起来了,等到这批大豆收了之后,明年三月就可以种植春玉米了……”
碧波村村民龙成富家有两亩多土地,由于龙成富事已高,家中缺乏劳动力,两亩多土地在2020年的时候撂了荒。
今年,观桥镇在撂荒地整治行动中,在征得龙成富的同意后,对这块撂荒地进行了整治,并签订协议,重点发展大豆玉米复合种植。
头两年土地的收益全部归村集体所有,两年后,村民可以拿回去自己种,也可以交给我们村上代管,每年按照收益进行分红。
对于这两亩多整治出来的土地,龙成富也有了自己打算。
我现在确实也没能力种了,以后还是准备继续交给村上统一管理,每年有200到300元的流转费,还是不错。
在遏制耕地“非农化” “非粮化”和促进大豆玉米生产快速发展中,观桥镇共摸排撂荒耕地600.74亩。目前通过整治,全部得到有效使用。
通过轮作休耕、撂荒地整治、低效林退腾等项目实施,2022年观桥镇实现粮油播种面积98423亩,确保粮油播面和总产稳中有增,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今年碧波村通过撂荒地整治种植的164亩玉米,虽然一定程度受旱情影响,但还是为集体经济组织创收11万余元,而且示范带动了1.1万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提高了大豆玉米的复种指数,为我们镇粮油扩面、产量增加、集体创收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耕地是农业发展之基、农民安身之本,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2020年开始,我市通过探索推广“五个一批”的治理模式,加强对撂荒一年以上耕地的整治工作
全市共摸排撂荒耕地4.54万亩,截至目前,全市4.54万亩撂荒耕地全部整治结束,并且全部用于粮食生产。
整治出来的撂荒地主要是用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以及秋洋芋生产,这为全市粮食扩面增产奠定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探索建立耕地保护的长效机制,提高种粮农户的积极性,坚决杜绝撂荒耕地反弹和新增,努力建设天府良田,为我们四川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做出绵阳贡献。
原文来源: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记者王何力、三台县融媒体中心
消息推送:时代传媒新媒体中心运营主编:童林 值班总监:苏东华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