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县向“兴”而行农业县向工业县的崛起
工业强则经济强。近年来,荣县大力实施“工业兴县”战略,坚持“大抓工业、大抓项目、大抓园区、大抓招商”的思路,集中精力、汇聚力量,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更强的举措,坚定不移地走好“工业兴县”之路。
荣县经开区南区标准化厂房。李健学供图
走进荣县经开区南区,随处可见车辆穿梭,一座座新建的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车间机器轰鸣,产线繁忙……作为传统农业大县,产业发展后劲不足、起步晚是常态。2022年以来,荣县坚持解放思想、攻坚克难、苦干实干,找准了一条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面对经济下行趋势,荣县逆势而上,连续两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增长4.5%、8.5%,成功挤进2024年赛迪西部百强县。
那么,一个传统农业大县是如何一步一步向工业县崛起?
随着“四化”深入推进和“三区三线”政策的约束,土地资源变得日益紧张,土地资源也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要素,新上项目,无地可用,存量土地“沉睡”,闲置浪费。
“我们把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保障项目落地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一线调研情况、一线商量对策、一线解决问题,快速有序推动荣县经开区南区建设。”荣县经开区规划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满足企业发展和产业发展需要,荣县经开区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经开区南区累计平场1600余亩,建成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两横四纵”园区道路骨架基本成型,快速通道等配套道路建成通车,园区的承载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在全国范围内,能生产锅炉专用集装箱的厂家寥寥无几,我们能生产多少,就能销售多少,一点不愁销售。目前,公司也正组织120多名工人加班加点生产,目标是首月实现产值1000万元的开门红!”南方锅炉董事长朱家平介绍。
荣县东南绿建生产车间。李健学供图
“南方锅炉与东南绿建、圣必达石英、润封电碳4家企业是经开区南区首批引进并入驻投产的。”荣县投促局负责人说。
近年来,荣县坚持“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聚焦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外出招商百余次,接待企业莅荣考察50余次,举办集中签约仪式10余次。2024年成功签约浙江运达400MW风力发电、常温预制菜精深加工等亿元以上项目24个,其中10亿元工业项目2个。
项目引进来,更要落下去,动起来。为推动招商企业落地建设和生产经营排忧解难,荣县出台了一揽子政策和举措,确保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投产,项目建设如期有序。
“目前,荣县已出台《荣县科技和工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荣县工业重大投资扶持十条》《荣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扶持十条》等政策,并加快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行动,推动落实63项惠企政策,不断培育企业做大做强。”荣县科技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自贡东方气体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李健学供图
2024年,荣县累计兑现奖补资金3277.84万元,其中“一窗兑现”1200.48万元,“免申即享”2077.36万元,惠及全县科技和工业、服务业及电商等企业700余户。
一项项优化营商环境举措的落地,让来荣投资的企业吃下“定心丸”。“东南绿建项目实现当季签约、当季办证、当季开工。”荣县企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荣县大力推行“经开区管委会+县投资促进局+县科技经信局”协同办公模式,创新采取“大部门+格子间”扁平化审批服务方式,依规精简流程,科学优化“工业项目手续办理流图”,构建产业招引、落地建厂、投产发展等全过程闭环审批运行体系,创新实施了“签约即发证、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政府实现了从“管理者”到“服务员”的变身。
工业兴则县域兴。2025年,荣县将坚定走好“工业兴县”之路,在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发展上奋勇争先。(供稿/供图:荣县县委宣传部)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