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聚焦:绵阳人工智能产业再迎发展高峰31个新项目签约引关注
在人工智能产业迅猛发展的当下,绵阳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再次成为焦点。4月7日,央视《朝闻天下》对绵阳的人工智能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深入报道,彰显了绵阳在这一新兴领域的持续领跑地位。随着东部地区新业态的加速落地,西部地区的人工智能产业同样迎来了发展潮流,引领着四川绵阳这样的地方在Q1中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增速一举超过同行,正在逐渐培育出新质的生产力。
在绵阳的一家机器人企业的生产车间内,技术人员紧锣密鼓地调试一款即将交付的人形机器人。这家名为天链机器人的企业,正致力于前沿机器人核心技术的研究,并且在核应急处置机器人和智能检测系统等领域填补了国内空白。天链机器人的负责人透露:“我们目前正在全力以赴赶工,预计未来两个月将交付多项产品,主要用于华东和华南的教育与科研领域。”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天链机器人在过去一年中,销售业绩已经突破了3000万元。今年,他们计划继续加大研发力度,并预计在上半年推出两款新的人形机器人,力争全年销售目标达到5000万元。
从2024年起,人工智能被纳入四川省的“一号创新工程”,这也是绵阳转型升级中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三线建设”时期的工业重镇,绵阳不仅有着雄厚的科研实力,还拥有坚实的工业基础。近年来,当地政府响应国家政策,推出了鼓励发展新型生产力的举措,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努力构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生态。
绵阳市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采取了多项举措,例如成立人形机器人创新联合体,为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此外,他们通过加大产业项目招引,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加速赋能各行各业。目前,绵阳已经成功应用了30余项创新成果,包括警用机器狗和球形机器人等,预计到2024年,绵阳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同比增长超过30%。
在近期签署的祝贺活动中,绵阳新签约的人工智能产业项目多达31个,投资金额达到255.2亿元,人工智能企业总数亦突破了100家。这一系列项目的签约,标志着绵阳在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的重大进展,也将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绵阳的成功故事并不是孤例,近年来,随着国内对人工智能的持续关注,众多地方城市也纷纷追赶这一产业发展热潮。然而,无论是技术积累还是市场需求,绵阳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势能。
总结来看,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和科研力量的支撑,绵阳的人工智能产业正迎来一个全新的高峰期。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绵阳有望继续引领西部地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并为全国的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