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绵阳)软件产业园文化建设规划及方案【515】学习资料
一、 园区概况及发展定位 1、 园区概况 中国(绵阳)科技城软件产业园(以下简称“软件产业园”) 位于绵阳金家林总部经济试验区。软件产业园成立于 2013 年 11 月,规划用地面积 800 亩,分三期建设,一期用地面积 73 亩,规 划建面 6 万平方米。 目前,软件产业园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水、电、气 已接入园区,园区实行“双电源”,保证软件企业用电需求;架设 移动和电信“双网络”,实行千兆网络全覆盖;1200 平方米大食 堂已正式营业,可容纳近 300 人同时就餐,便捷超市和咖啡语茶 已正式对外营业;“梦工厂”与会议室基本建成,50 个商务标间、 交通运输、书吧沙龙、健身房等配套服务完善。 2、产业园区配套服务 软件产业园区建立企业服务绿色通道,为入园软件企业注册 登记、软件产品报批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全天候“五星级”服务; 组建专家评审组,建立入园企业评审机制;组建软件产业园专家 指导组,为入园企业提供指导咨询服务;与各类金融机构和律师 事务所达成了合作意向,为入园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成立了园 区派出所,着力实施园区安防系统工程、红绿灯安装工程和园区
亮化工程,确保园区治安环境,为入驻企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已与电信运营商达成协议,优化管网、4G 基站设置,积极推进千 兆光缆到桌面建设工作。
3、园区发展定位 园区重点发展应用软件、通信网络、智能生活、电子商务服 务、金融后台服务、文化创意、动漫设计、服务外包、人才培训 等,致力于打造成德绵经济带软件产业发展的主体区域和产业发 展核心区。 二、 软件产业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软件产业园是智力密集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信息技术 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 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对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 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作用。 园区文化是产业园所有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 和行为准则,以及共同营造的与园区产业相吻合的工作环境、人 文氛围。它具有包容性,能包容园内不同所有制、不同产业、不 同管理模式企业的文化;它又具有整合性,要把这些不同的企业 文化整合为具有园区特色的所有企业认同的新质文化,它还具有 引领性,引领园内企业员工提升精神境界。 软件产业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地区经济增长和园区企业快速发 展,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及环境保护,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升 级,有利于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和核心竞
争力,有利于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 软件产业园文化建设发展规划 园区文化建设要从强化人文关怀,培育现代企业精神;优化
用工环境,促进企业劳资和谐;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企业思 想道德建设;抓好员工培训,优化人力资本; 营造创业氛围,推 动企业创新创业; 建设文化载体,增强园区凝聚力等六个方面着 力。
1、强化人文关怀,培育现代企业精神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建设以人为本的园区文化,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促 进软件产业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在软件产业园文化建 设中,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对企业和员工的人文关 怀,软件产业园想问题、定政策、做决策、办事情,始终要把园 区员工群众的利益放在头部位,把蕞大限度地满足员工群众根本 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蕞终归宿。大力架构以人为本的园 区文化建设,不仅要上升到园区理念、价值取向的高度,更要具 有可操作性和可感受性,让园区群众能切切实实感受到人文关怀 的氛围,并在这种氛围中获益。为此,软件产业园要有针对性地 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1) 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尊重园区企业和职工的民 主权益。 (2) 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关心呵护园区的人才资源。
(3) 坚持以人为本的情意观,不断提升园区的亲和文化。 (4) 强化以人为本的责任观,促进企业担当应尽的社会责任。
通过以上努力,推动园区内所有企业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现 代企业精神,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在此基 础上,形成独具特色的园区人人服膺的园区精神。例如苏州软件 产业园“借鉴、创新、圆融、共赢”的圆融文化,成为苏州软件 产业园内各企业间的强力“粘合剂”。
2、优化用工环境,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 贯彻落实劳动法和 2008 年 1 月 1 日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是 工业园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建设园区文化的基础抓紧抓好,构 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实现企业发展与职工权益双赢。作为软件产 业园的管理者应做好五项工作: (1)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涉及的范围关系到园区每个人的切 身利益,应采取各种形式大造舆论,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 围和法治环境。 (2) 园区应对园内资方和劳动者分期分批进行培训,使他们 知法懂法,能熟练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尊重对 方合法权益。 (3) 软件产业园把此项工作纳入经常性的议事日程,定期检 查督促。 (4) 园区推动企业加大工会的组建力度,并履行其社会职能, 使之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5) 对企业劳资纠纷要依法仲裁,在法律框架内协调好劳资 双方关系,真正实现企业发展和职工权益双赢。切实做好“保 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工作。 3、注重思想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文化是园区发展的核心动力,思想政治工作是园区前进的航
向坐标,园区因文化而繁荣,因思想政治工作而充满活力。思想 政治工作是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疏导、教育、激励等方法,解 决员工现实思想问题,软件产业园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 育员工,武装员工,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和荣辱观,并以之指导自己的社会实践,挖掘自身潜能,为企业 和园区的发展作出贡献,使企业树立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切实 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此,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加大对企业党团组织和工青妇组织
的建设,完善制度,为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 保障。 (2) 重视和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利益诉求和工作 生活状况,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 系”。 (3)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形式,根据当代青年的思想性格特点, 开展能力拓展训练、军训、辩论赛、红歌会等有益身心健康 的活动,寓教于乐。 (4) 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考评制度,对入园企业进行定期考评评
奖,激励企业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切实落实上述举措,使园 区精神、发展战略深入人心,成为企业和员工共同追求的价 值取向和道德准则;使园区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野和内容得到 新的拓展,方式方法得到新的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得到进一 步加强。 4、抓好员工培训,优化人力资本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成为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企业 间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实际上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在世界排 名前 100 家企业中,有 40%的企业以“学习型组织”为样本,进 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学习型组织”是由美国学者彼特·圣洁在 “第五项修炼”理论中提出的,已成为当代前沿管理理论之一。 企业要求生存谋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就必将推动企业向“学 习型组织”发展过渡,不断优化人力资本,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素 质。通过培训,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拓展他们的成长空间,使 之实现自身价值,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5、营造创业氛围,推动企业创新创业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 核心竞争力。软件产业园管理者要着力培育创业文化,调动一切 积极因素,激发园区企业、员工的创造活力,使园区创造源泉涌 流,活力迸发。创业文化是观念文化中与创业有关的社会意识形 态、文化氛围。其中包括人们追求财富、创造价值、促进生产力 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和心理意识,主导着人
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价值评判的角度看,创业文化是一 种与时俱进的、开放的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 体内容包括:奋发向上、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百折不 挠的拼博精神,甘冒风险、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追求财富、鼓励 竞争的创造精神,尊重人才、团结共赢的团队精神,赞赏创新、理 解失败的宽容精神。创业文化是创业的深层动因,它深深影响着 创业者创业心态、创业行为、创业能力。正像马克斯·韦伯所说 的:“在任何一项事业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尤 为重要的是,这种精神力量一定与该项事业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 的渊源。”创业文化已成为国家之间、地域之间和企业之间竞争的 “软实力”。软件产业园要着力培育如下创业文化:一是自强不息、 勇闯市场的进取意识; 二是吃苦耐劳、注重实干的拼博精神; 三 是诚信至上、公平竞争的商业理念; 四是和谐宽容、公平共赢的 创业心态。
软件产业园可通过如下途径推动园区创新创业:一是吸引更 多的创新型企业到园区落地;二是培育创新创业典型,带动全园 区创新、创业;三是努力营造创业氛围,形成“成就创业有功, 败坏创业有过”的价值取向;四是对创新型企业或创业者从各方 面给予更大的优惠和支持;五是引进创造性的高端人才,培训创 新创业队伍。营造出“尊重创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 人文环境,使园区真正成为新理念、新制度、新技术、新人才的 “孵化器”。
政府要把软件产业园作为高层次人才聚集的龙头,鼓励高等 院校、科研所、国内知名企业在区内设立各种创新研发机构,进 一步加强对高新技术项目孵化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在政策、 资金、场所等方面的扶持,不断完善创业园区功能建设,促进产 学研的有机结合,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使园区充分发挥出 高层次人才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推动创新创业。
6.建设文化载体,增加园区凝聚力 开展经常性的文化活动,可以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培养广 大员工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园区的凝聚力,文化活动需要物质 载体,当前,很多地方建设软件产业园,只是重视交通、信息网 络、供电供水、排污绿化等硬件要素,而文化硬件建设在园区建 设规划中却付诸阙如。即使地处大中城市的软件产业园可以受惠 于城市公共文化设施,但缺乏自身文化设施园区的员工在休闲、 学习、娱乐等方面的需求,毕竟要受到很大限制,园区凝聚力会 大打折扣。 四、 软件产业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软件产业园高度重视文化硬件建设,形成合力,多管齐下, 为员工提供丰富的文化公共服务,引导他们健康文化消费,丰富 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软件产业园区将围绕以下内容开展文化建 设工作: 1、 全网整合推广计划
加强与国内知名创新创业媒体合作,主动对接中央、省、市、 区各类媒体,全面宣传推广“中国(绵阳)科技城软件产业园” 先进模式和经验、典型创业企业和人物事迹,积极倡导敢为人先、 宽容失败的创业氛围,有效提升“中国(绵阳)科技城软件产业 园”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在传统本地主流媒体《四川日报》、《成都日报》、《成都商报》、 《成都晚报》、《绵阳晚报》、《绵阳日报》和外地杂志《创业邦》、 《中国青年》、《创业家》、《创业天下》、《商界》等对软件产业园 有关的服务、特色、优势等与品牌有关的人、事进行报道宣传, 扬品牌之名,以提高软件产业园的知名度。
软件产业园要特别借助网络跨时空、交互性强、大众化宣传 的优势开展品牌建设与宣传,重点工作如下: (1) 软件产业园服务中心自建官网:集软件产业园简介、招商、
管理、服务为一体,全方位为入驻者提供政策、办证。服务等 一系列信息资源,利用该平台可以快速、便捷地进行软件产业 园品牌推广以及招商宣传,方便、及时地让客户了解软件产业 园的动态,更贴心地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 (2)
(3) 各大人才招聘网站:在著名的人才招聘网站前程无忧、智联 招聘、猎聘网、赶集网、中华英才网等网站进行招聘,在招募 人才的同时,达到对外宣传推广的目的。
(5) 各社交网站:如四川在线麻辣社区、领英网、天涯论坛、豆 瓣网、知乎、大街网等。这些社交网络的参与者年龄层次比较 年轻,思想比较活跃,很多都是已经创业或者有计划创业的人 群。
可随时随地浏览及提供信息以及服务定位较精准,便于分享传 播等优势。可以更加快速、便捷地进行软件产业园品牌推广以 及招商宣传,更方便、及时地让客户了解软件产业园的动态, 更贴心地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 (8) (9) 软件产业园微博 :微博也是一种比较及时的信息展示和交 流渠道,具有传播即时性、内容自主性,可互动性、粉丝忠诚 度高以及亲民性、粉丝忠诚度高的优势。因此,我们可以利用 粉丝来分享和转发信息达到宣传推广的目的。通过比较新浪、 腾讯、搜狐微博,我们选择注册新浪微博账号,每天在上面发
布软件产业园动态消息以及各种创业活动信息,然后通过粉丝 的分享来传播我们的品牌形象。 (10) E-mail 邮箱推广:在网上查询,向目标企业或人群发送 电子邮件,通过邮件宣传推广我们的品牌。 (11) 门户网站宣传推广:定期不定期邀请网络新闻媒体采访 报道软件产业园的发展状况,如新华网、人民网、新浪、搜狐、 网易、腾讯大成网等。随着网络技术的运用和发展,网络媒体 改变了大众对信息的接受方式,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 工作方式。特别是通过手机就可以接收到各种信息,传播更加 方便和快捷。因此,我们要利用网络媒体进行一系列的商业活 动、促进销售、树立品牌形象,增强与大众的深度交流和沟通, 让他们对软件产业园有更深入的了解。 2、 3、 战略对接、合作共赢
树立“战略对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理念,借力借势 推动软件产业园创新创业工作高效、高端发展。 (1) 强化校(院)地合作:有效把握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
的现实需求,积极与区域内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沟通与对接, 建立校(院)地协同创新创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动校(院) 地协同创新创业工作。主动接洽各高校院所研发一线部门, 根据创新创业工作需求,灵活建立层级丰富的共赢合作机制。 (2)
(3) 加强域外合作。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上海市张江高 新区、深圳市南山区南山智园、杭州未来科技城梦想小镇等 创新创业先行区域合作建立“相互促进、合作共赢”的创新 创业连锁孵化模式,吸引先行区域内知名孵化、创投等机构, 以设分支机构、西南分部等形式落户我区,推介我区注册创 业企业在先行区孵化、培训,扩大软件产业园品牌的知名度 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我区创新创业工作的开放交流水平。
4、 搭建创新创业品牌活动 充分发挥软件产业园区位优势特质,定期和不定期举业孵化
和创业培训等活动,突出“项目展示创业投融资”两大核心功能, 吸引和服务于成都、绵阳乃至全国的创业青年、创业企业和各类 投资人,树立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培育企业家精神 和创客文化,逐步形成在菱形经济圈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 创业生态软件产业园。具体活动如下: (1) (2) 中关村直通车:“中关村创业大街”—全国首个创业服务集 聚区,吸引了全球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集聚高端创新创业服务要 素,孕育产生关键颠覆性创新的功能中心。而作为西南地区首个 创新创业服务聚集区的磨子桥软件产业园将携手中关村创业大 街,开发一条西南通往北京的梦想“直通车”,让软件产业园优 质项目团队得到加速发展,促进国内外优秀的创客共同交流,碰 撞出更加精彩的创业火花。
(3) 项目路演暨创投会:每月举行一次项目路演,邀请投资机构 和天使投资人等嘉宾莅临,实现创业项目与投资人的有效对接, 平等交流和专业切磋,促进创业项目与投资人的进一步沟通与洽 谈。同时,注重项目跟进,确保团队与投资方的有效沟通。
(4) 金融会:每月开展一次不同主题的行业峰会。 (5) (6) 创业培训:“走进高校”品牌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
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不仅仅以培育在 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而是 要面向全社会,针对哪些打算创业、已经创业、成功创业的创业 群体,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 育,其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推广,让软件产业园深入人心,达到提高 知名度、美誉度、关注度的目的,使“中国(绵阳)科技城软件 产业园”成为创业绵阳的一张品牌名片。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