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工业百强区:四川仅4个全在成绵宜!涪城凭啥?
近日,工信部下属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重磅发布《2021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百强区发展报告》。
在全国工业百强区中,四川上榜4个,分别是成都市的龙泉驿区和双流区,绵阳市的涪城区,宜宾市的翠屏区。
工业,是一切产业之母。工业不强,就业难,财税弱,消费起不来,房子卖不脱,旅游业难以兴旺,城市建设也是一句空话。经济总量就会长期在低位徘徊甚至出现负增长。
90年代,没有长虹的崛起,就没有绵阳西部前五的辉煌;近两年,没有京东方和惠科等先进制造业的到来,就不可能有绵阳重返全国百强。
同理,这两年,全国的百强区,无论从什么角度评,都少不了涪城。这与涪城区一心一意抓企业、聚精会神抓发展分不开的。
除了惠科,还有龙华薄膜,2021年营收15亿元,今年有望达到25亿元;富临精工,2021年营收23亿元,绵阳基地今年有望突破30亿元。
如今,涪城区已经形成新型显示、汽车电子、5G制造等三大产业集群,临港经济发展区正在积极申建省级开发区,并向“开放、创新、智慧、低碳”的千亿产业园区发起全面冲刺。
因有强大的工业支撑,2020年,涪城区属GDP541.15亿元;2021年,涪城区属GDP实现611.9亿元;今年,涪城区属GDP将突破700亿元大关,并开启每年以百亿级的增长!
一个区属经济,每年以100亿元+的增长是个什么概念?可以比肩中西部地区许多地级市。
龙华薄膜、富临精工等小巨人为什么能呈几何状的增长?科大讯飞、硅基智能、北斗未来为什么钟爱绵阳?
近两年,涪城区着力创建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营商环境。践行“招商引资有热度,项目落地有力度,支持企业有温度”。
2021年,“企业家早餐汇”入选《四川省营商环境指标提升行动经验做法》,并引起东部沿海城市的关注。
去年“7.23”突发输入性疫情,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无论惠科,还是临港经济发展区的企业,没有因疫情原因影响生产。其背后是涪城区上至主要领导,下至几百名党员干部,每天加班加点在企业一线和抗疫一线。
涪城区组织党员干部与企业并肩作战,确保了惠科去年提前两个月完成100亿目标,成为全区首个,全市第四个百亿级先进制造业企业。为绵阳“工业挑大梁”,做出了重要贡献。
企业营收呈几何式倍增是涪城速度;经济总量呈百亿级的跨越是涪城速度;康宁玻璃基板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西部创业黑马当年引进当年运营、惠科模组、中南高科落地即开工等等,都是涪城速度!
帅到什么程度?项目一引进,就成立******团队,建立“三个一”******机制,均由一个区级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名项目专员”组成专班,每天打卡施工场地,每周更新推进台账,每半月发布重点项目推进专报。
截至目前,已为惠科模组、中南高科、联东U谷等11个重点项目提供了“保姆式”******。
甚至可以说,上至区上主要领导,就是企业的首席******员,涪城区党委政府的每一名工作人员,都是涪城企业的******专员。
有家知名企业的负责人对虎眼激动地说,他走了那么多地方,涪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福之城,温暖之家、和谐之地!无论是主政领导,还是普通的工作人员,都让他有种灼灼的感动,这也是企业要在涪城加大投资的重要原因。
涪城区的融媒中心,经常******找企业的宣传材料、讨论宣传角度,组织优美的视频、文字、图片免费为他们宣传报道。
在涪城区,上至主政领导,下至党委、政府蕞基层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在朋友圈乐此不疲地推送涪城和绵阳经济发展信息,特别是涪企业的发展动态,占据了大量的空间!
抓企业就是发展经济,******民生。“涪城现象”的背后,是涪城干部厚重的民生情怀和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无限热爱。
领导干部为辖区的企业鼓与呼,为身边的奋斗者打call,就是在率先垂范地传递正能量之光和务实担当精神!
但这位企业家说,他们在其他地方投资的企业,是绝不可能享受这样的优待的!许多地方的公务员,一旦上了科级,就很少发朋友圈了,副处级以上的干部,微信朋友圈基本上是打“白板”!
如果官做到科级以上,微信朋友圈就长期打“白板”,虎眼认为,这是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躺平”,是懒政、惰政、混日子的表现!
为企业想之所想,为企业急之所急,大张旗鼓地为企业站台,与企业家清清白白、坦坦荡荡地往来;让优秀的企业家政治上有地位,事业上有发展;这是大立正心、走正道、知天道、明人事!同时也是“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厚植人民至上的发展情怀!
看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如何,经济有没有活力,主政官员有没有担当,企业能不能到那个地方去投资,人才要不要去那个地方发展,看这个地方领导干部的微信朋友圈就可以鉴定!
如果一个地方的领导干部在微信朋友圈“躺平”,这个地方的发展,多半是死水一潭。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