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薯”成长为“大产业”绵阳这家中国薯业龙头迎来30岁生日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9日电 (杨勇)从一家不知名的小企业成长为家喻户晓的高新技术企业,10月18日,位于绵阳高新区的中国薯业龙头——光友薯业迎来了自己30岁的生日。
在当日的庆典活动中,光友薯业举行了《光友30年钜献60大成果国际领先》新闻发布;光友薯业董事长邹光友致辞并发布打造百亿米粉产业《光友薯业战略发展规划》;光友薯业与四川省乡村发展集团、中海集团、哈尔滨江南投资公司举行打造百亿米粉产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光友绵阳米粉智慧产业城启动仪式。
1992年,该企业负责人邹光友凭“500元+一根红薯+一根粉丝”开始了创业之路。30年来,光友薯业不断创新,企业历经6次粉丝“革命”,先后获得国内外各种奖项20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120余项,在中国乃至世界把红薯、马铃薯做成了一大健康主食产业。
经过多年发展,该企业共研发出方便粉丝、非油炸薯类方便面、米粉、光友早餐、方便火锅、煮粉、调料、紫薯保健食品等8大系列、100余个单品主食。其先后带动60万薯农脱贫致富,产品不仅在中国大中城市销售,还出口到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畅销,掀起薯类方便主食的热潮。
在此期间,光友薯业连续十届被国家八部委评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殊荣。“光友粉丝”荣获中国名牌,“光友商标”被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光友薯业先后获得国内外各种奖项20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120余项。值得一提的是,在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2020年新冠肺炎等来临的时刻,光友薯业头部时间捐赠大量救灾物资和光友产品,充分体现一个优秀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光友薯业的创新发展是绵阳食品产业加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当前,绵阳的食品产业已具备较大规模,发展速度喜人。围绕品牌强市和健康食品产业发展战略,该市提出打造绵阳米粉、绵阳香腊、江油肥肠三个百亿级特色产业,加快推动预制菜和健康食品产业集群发展。
同时,绵阳通过高质量举办“绵品出川”厦门行、东莞行活动,让绵阳美食火爆出圈,登上了中央电视台《味道》《消费主张》等栏目,让更多人认识了“舌尖上的绵阳”,越来越多的绵阳特色食品从一方小餐桌走向大舞台,“小食品”成为“大产业”。
“绿色健康食品没有天花板,永远是朝阳产业。我们将从多方面支持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在完整产业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品牌形象上趟出一条新路。为绵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扩大品牌和城市影响力,推动对外开放提质增效再立新功。”绵阳市商务局局长韩忠明说。(完)
赓续责任担当 国网德阳什邡供电公司擘画供电服务新篇章
雅安石棉:开展农村建筑工匠培训 助力灾后重建
传承尊师重教文化 泸县一小学举行新生开笔礼仪式
总金额超3.6亿元 绵阳平武10个民宿项目集中签约
让“同郊风范”遍地开花结果 西南医科大学教职工开展主题学习活动近百场
泸州合江:科农旅三产融合照亮川台合作奋进之路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线
探访“中国石榴之乡”:打造石榴世界交易中心
70岁的火车成都站将停办客运业务 进行改扩建
成都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后的首个早高峰
老楼焕新颜 成都可坐滑梯下班写字楼走红
九寨沟开启“雪景模式” 美得像童话世界
成都13只“2022级”大熊猫宝宝首次集体亮相
泸州叙永县委编办下沉一线助力“抗疫”
成都轨道交通资阳线座悬臂现浇连续梁全部合龙
四川拼经济:引灌金融活水激活经济“毛细血管”
全球首个超高海拔光伏实证基地在四川并网发电
四川拼经济:“绿色动能”持续喷涌 全链条绘就低碳产业蓝图
四川消防开展多种类型消防应急处置演练
成都出台剧本杀“管理办法” 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
从内陆腹地到开放前沿 四川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格局
四川首次河湖长制进驻式督查全面启动
四川:国庆假期本地消费成经济增长“主引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四川昊通律师事务所。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