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_26152
绵阳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工 作 简 报 第六期 市加快推进“两化” 互动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 年5 月 7 日 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热议“两化” 互动 大力实施“两化” 互动, 是《政府工作报告》 确定的今年我市的重点工作之一。 《报告》 明确, 抓两化, 谋发展。 坚持把“两化” 互动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绵阳加快发展的“重头戏”, 努力保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势头,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区域结构、 城乡 结构, 拓展发展新空间, 聚集跨越新优势, 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绵阳在全省的地位。 刚刚闭幕的市人...
绵阳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工 作 简 报 第六期 市加快推进“两化” 互动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 年5 月 7 日 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热议“两化” 互动 大力实施“两化” 互动, 是《政府工作报告》 确定的今年我市的重点工作之一。 《报告》 明确, 抓两化, 谋发展。 坚持把“两化” 互动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绵阳加快发展的“重头戏”, 努力保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势头,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区域结构、 城乡 结构, 拓展发展新空间, 聚集跨越新优势, 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绵阳在全省的地位。 刚刚闭幕的市人大六届二次会议、 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 出席“两会” 的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们聚焦“两化” 互动, 建言城乡 统筹, 就推进绵阳“两化” 互动发展提出了 许多好的建议和意见。 现将部分摘录如下。 “两化” 互动要注重科学规划 与会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 认为, “两化” 互动是一种全新 的互动, 要注重规划先行、 完善功能、 集中发展。 甘云润、邓光林等委员 认为, 在“两化” 互动发展中要避免新建项目因土地、 规划、 环保等不相容出现“落地难” 问题, 各县市区招商引 资的新建项目 在拟确定选址前, 应由招商部门或当地政府部门牵头工业、 国土、 规划、 环保等多家项目 审批部门联合初选址; 田荣华委员 建议, 要科学合理进行空间布局规划, 超前进行城市规划; 严格城市规划调整程序和时限,减少规划调整的随意性。 科学制定城市新区发展规划和重大项目 实施计划, 城市新区的规划建设进度要与 城市对资源的吸纳能力相适应, 优先实施大型商场等服务项目 , 医院、 学校等重大社会事业项目 。 李雄等代表表示, 随着“两化” 互动和城乡 统筹的深入推进, 规划管理存在力量不足、 效能不高、 城强镇弱等问题, 有必要完善规划管理机制, 形成市区共同开展规划编制、 共同管理维护规划权威的联动工作格局,从而深入推进“两化” 互动。 “两化” 互动要强化产业支撑 产业强则绵阳强, 工业兴则绵阳兴, 这是我市多年发展的经验。 绵阳要实现新一轮跨越发展, 就必须在“两化“互动中毫不动摇地推进工业强市战略, 抓住抓好工业经济作为“两化” 互动发展这个引 擎。 赵长兴、 王黎明委员 提出, 围绕“放大存量、 引 进增量、 做大总量” 目 标, 继续实施优势企业、 产业、 园区倍增计划, 加快推进“2+4” 特色优势产业 纵向延伸、 横向配套、 集群发展。 要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 支持长虹、 九洲等骨干企业做强做大, 打造一批扎根型大企业大集团。 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重点抓好攀长钢改造提升、 东材科技新材料产业园等技改项目 。 要优先发展节能环保、 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积极培育高端产业。 大力发展高利税产业, 重点扶持绵阳烟、 酒企业上档升级。 王政代表说,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 领新型工业化, 依托绵阳自 身的科技优势和产业基础, 加强产学研用结合, 集中力量争取在优势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重点推进军工及民用光电子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 新材料新能源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 要按照“一城三区四带” 空间发展格局,以重大技术突破和发展需求为基础, 围绕“2+4” 特色优势产业做长做强产业链条, 积极引 进与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配套的企业, 不断提升产业规模和协作配套水平, 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在积极参与全球、 全国产业分工中拓展空间、 发展壮大。 “两化” 互动要加快产城一体区域统筹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围绕产城一体, 着力提升城市发展水平, 注重多规衔接, 加强区域统筹, 全力打造全省“两化互动、 产城一体” 示范区。 李万庆委员 认为, 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应该尽快做大做强做通中心城市, 提升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力。 在实施《一城三区发展规划》 推进新区建设中,既要突出某个区域某一个产业特色, 还应完善居住、 商贸、 行政、 文化、 教育、 交通等各个方面的配套, 加强每个组团之间的衔接, 形成良性循环, 真正发挥中心城区的带动作用。赵明君、 田孝和代表建议, 高度重视园区建设, 进一步细化园区之间的规划衔接和产业布局, 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力度, 完善市辖区与 园区、 园区与 园区之间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 实现园区之间的无缝衔接, 扩展园区发展空间。 刘建伟委员 提出, 高新区、 安县作为绵安北汽车产业带的重要承载区域, 要加快汽车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汽车整车生产集中区、 零部件生产集中区、 汽车商贸等特色板块, 努力形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 集中、 集约、 集群发展的格局; 要重视项目 投资强度, 制定优惠政策; 对开发具有先进水平和自 主知识产权的关键项目 , 可优先列入我市重点科技攻关计划; 对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和新材料轻量化汽车等给予资金扶持政策; 要重视人才, 加大培训; 强化要素保障,提高物流通行能力; 实施品牌战略, 增强企业竞争力。 彭明建委员 建议, 打造现代城镇体系的重点在产业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集中打造绵安北、 绵江平、 绵三盐、 绵梓新型城镇化示范带, 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 这四条产业带不仅是绵阳的重点产业集聚地, 更是区域性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县域中心城市要按照分类指导、 整体推进的原则, 根据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 采取不同措施, 培育优势产业, 增强自 身综合竞争力和区域经济辐射带动功能。 此外, 应加大投 入, 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有序引 导人口 向县城和中心城镇集中。 郭桂萍、 林拥军委员 建议, 将江油建设“西部特钢新城” 纳入全市总体规划, 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向“特钢新城” 倾斜, 在冶金、 机械产业发展布局上进一步向“特钢新城” 聚集, 在工业发展要素保障上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两化” 互动要加强要素协调保障 强化土地、 资金、 能源等要素保障基础保障, 营造了 工业化、 城镇化互动发展的良好环境, 是不断适应“双加速”的需要。 刘联山、 郭宇委员 认为, 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水、电、 气、 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保障是基础, 也是衡量地方工业发展环境是否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要在以全市工业发展规划为基础, 在水电气要素、 土地供给、 政策支持等方面进一步作出切实可行的部署, 把水、 电、 气等基础配套设施规划与 城市总体规划、 产业规划融为一体, 同步实施, 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要不断健全要素保障供应长效机制, 并成立生产要素保障专项工作组, 统筹安排要素保障工作, 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生产要素保障给力、 各项生产资源分配科学的友好型新型工业化发展环境。 黄晓林委员 认为, 城乡 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解决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用地缺口 和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途径, 建议将城乡 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所需资金纳入市财政预算, 以探索突破建设用地年度计划瓶颈、 保障建设用地、 节约征地成本、 创新土地管理的新 机制。 武亚波代表建议, 应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成长慢” 的问题, 要制定有利于扩大中小企业融资的激励措施, 建立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 规范和激活民间资金从“地下” 走向“阳光”, 扎实做好银政企对接, 简化企业贷款抵( 质) 押物的评估、 登记程序, 开拓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不断提高中小企业自 身融资能力。 刘国学、冯建华委员 表示, 在“两化” 互动发展的路径中, 以铁路、公路、 航空三位一体的新型交通体系为骨架, 以大交通扩张城市、 连接园区、 带动城镇, 拓展“两化” 互动新空间, 交通理应起到先行的作用。 建议继续加快大通道建设, 开辟“东连重庆” 的第二通道, 加快推进“北上中原” 的第三通道绵阳巴中高速公路, 蕞终形成以绵阳城市为中心的七条放射状高速公路引 入线。 改造升级干线公路, 构建“绵阳市县城( 产业园区) 重点镇中心村” 的城乡 交通体系。加快项目 推进, 把规划变成现实。 接入成都第三绕城高速、南北中轴线、 二环快速道路系统, 实现与 成都多点对接。 从城西新区出发, 和德阳市联动提升改造老 G108, 配合成都市“北改工程” 接入成都二环快速道路系统。 送: 省“两化” 办、 省经信委; 市委常委、 人大主任、 政协、 副市长; 各县市区委、 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 各园区党工委、 管委会主要负责人, “两化” 领导小组成员 单位负责人; 各县市区、 园区“两化” 办。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