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今年将建成6个百亿园区
如果说,绵阳建百亿园区,是基于现实的考虑,那么一年内要建成6个百亿园区,底气又从何而来?
为何要建?大力实施园区千百亿工程
去年底,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1525倍增工程”,狠抓产业园区发展平台,分门别类提出产业园区发展思路、目标和政策措施,通过5年努力,力争形成5个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 元的产业园区、10个超过1000亿元的产业园区、25个超过500亿元的产业园区。对此,省经信委制定了《2013年产业园区培育发展工作方案》,明确将我市高新区列为2000亿元培育园区、经开区列为1000 亿元培育园区、江油工业园区、游仙经济开发区和安县工业园区列为500亿元培育园区。
据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基于此,我市及时编制了《“园区千百亿工程”实施方案(2013年)》,该《方案》主要依据省上“1525倍增工程”相关规划和方案、《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两化 ”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意见》,并结合我市“园区倍增计划”,在深入园区、企业调研,广泛征求和听取全市12个产业园区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蕞终形成了此《方案》。
该《方案》提出,紧紧围绕“科技立市、工业兴市”发展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群,大力实施“园区千百亿工程”,努力将我市产业园区打造成为特色优 势产业的集中区、创新发展的先导区、吸引投资的集聚区、循环经济的示范区,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在推进“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重要纽带和载体作用,为把我市建设成为具有科技创新优势、 工业竞争优势的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提供强力支撑。
与此同时,该《方案》提出,到2017年,新增国家级开发区1个、省级开发区3个;力争建成年营业收入100亿元以上园区9个,营业收入达到5480亿元。全市产业园区资源进一步优化,布局更加科学合 理,规模和效益位居全省前列,带动“两化”发展作用明显增强。而今年的目标任务是:力争新增省级开发区1-2个;建成年营业收入超100亿元园区6个;全市产业园区营业收入达到1730亿元,同比增长 16.6%。
怎么来建? 突出主导产业集群发展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称,就今年而言,我市今年将建成6个年营业收入超100亿元园区,分别是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江油工业园区、游仙经济开发区、安县工业园区、三 台工业园区。
据介绍,其实现主要路径为突出主导产业,狠抓产业集群发展。比如高新区着力发展壮大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加快迈上千亿园区台阶步伐;经开区加快推进新一代电子信 息技术、化工环保、食品及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集中集约集聚集群发展,奠定国家级经开区的实力;江油工业园区围绕打造“特钢新
城”,重点发展冶金机械产业,努力实现跨越发展;游仙经济开发区 围绕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及新材料产业,打造国家城市矿山基地;三台工业园区重点发展轻工纺织产业;安县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涪城区要统筹整合现有工业发展区,加 快企业集聚,紧紧围绕科技城军民融合产业,大力发展新材料、光通讯、“三网融合”等产业;梓潼要发挥丘陵地区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盐亭要大力发展新型建材产业;北川着力打 造“山区特色资源深加工产业示范园”;平武着力打造“飞地工业园示范基地”。
当然,突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也是重要路径。比如高新区、经开区、科创区将抓住院所自主和相对集中两条主线,突出院所成果转移、招商引资两个资源,围绕军民融合、创新驱动两个主题,抓 住军转民、民参军两个关键,发挥园区科技资源集聚优势,着眼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以核、航空、电子、新材料为支撑的国家级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和 中西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高地。同时,园区发展也要突出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一批特色鲜明分工明确,协作配套紧密的专业化产业集聚区。比如在“园中园”建设中,重点推进高新区稀土工业园、经开 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游仙区西部电梯产业园和循环经济产业园、江油特钢产业园、北川香泉石材产业园、安县汽车配件产业园、三台纺织产业园、梓潼食品加工产业园、盐亭新型建材产业园、涪 城金家林光通讯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
日前,走进游仙五里梁工业园区,沿途,一栋栋标准工业厂房、三纵四横的路网结构全面建成。绵阳铜鑫铜业、芯联芯光通信产业等一批重大项目都已投产,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完 成”的喜人发展速度。
在芯联芯公司看到,宽敞明亮的无尘车间里,身穿统一白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员正聚精会神地操作仪器,规范、高效的生产场景,正展示出游仙环保科技产业迅猛发展前景。据了解,该项目是去年11 月签约落户,总投资30亿元,以芯联芯项目为龙头,园区还将吸引大批企业构建光电产业集群,力争3—5年时间,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8万个,成为国内蕞大的光通信模块生产基地 。
近年来,通过集中、集约、集群发展,我市专业园区建设已驶上“快车道”。而重大项目则成为专业园区载体。目前,我市今年首批80个重点工业项目已明确。项目总投资386.7亿元,今年计划投资 106.9亿元,这批项目的实施将为我市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注入一股强劲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新晨中国动力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新晨动力上市并非偶然,背后有一个相关强大产业链做助力——我市目前已有44家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部件企 业,去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2.25亿元,同比增长25%。汽车产业在绵快速发展,并实现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和集群发展,产业联盟功不可没。
据了解,去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共建设了长虹智能电视产业联盟、九洲空管系统产业联盟等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长虹智能电视产业联盟的成立,让企业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联盟秘书长、长虹公司副总工程师阳丹说,联盟兼具硬件、软件两条主线,这样的组合有助于集聚行业优势资源,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形成统一的市场标准。
如果说,绵阳建百亿园区,是基于现实的考虑,那么一年内要建成6个百亿园区,底气又从何而来?
为何要建?大力实施园区千百亿工程
去年底,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1525倍增工程”,狠抓产业园区发展平台,分门别类提出产业园区发展思路、目标和政策措施,通过5年努力,力争形成5个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 元的产业园区、10个超过1000亿元的产业园区、25个超过500亿元的产业园区。对此,省经信委制定了《2013年产业园区培育发展工作方案》,明确将我市高新区列为2000亿元培育园区、经开区列为1000 亿元培育园区、江油工业园区、游仙经济开发区和安县工业园区列为500亿元培育园区。
据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基于此,我市及时编制了《“园区千百亿工程”实施方案(2013年)》,该《方案》主要依据省上“1525倍增工程”相关规划和方案、《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两化 ”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意见》,并结合我市“园区倍增计划”,在深入园区、企业调研,广泛征求和听取全市12个产业园区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蕞终形成了此《方案》。
该《方案》提出,紧紧围绕“科技立市、工业兴市”发展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群,大力实施“园区千百亿工程”,努力将我市产业园区打造成为特色优 势产业的集中区、创新发展的先导区、吸引投资的集聚区、循环经济的示范区,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在推进“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重要纽带和载体作用,为把我市建设成为具有科技创新优势、 工业竞争优势的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提供强力支撑。
与此同时,该《方案》提出,到2017年,新增国家级开发区1个、省级开发区3个;力争建成年营业收入100亿元以上园区9个,营业收入达到5480亿元。全市产业园区资源进一步优化,布局更加科学合 理,规模和效益位居全省前列,带动“两化”发展作用明显增强。而今年的目标任务是:力争新增省级开发区1-2个;建成年营业收入超100亿元园区6个;全市产业园区营业收入达到1730亿元,同比增长 16.6%。
怎么来建? 突出主导产业集群发展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称,就今年而言,我市今年将建成6个年营业收入超100亿元园区,分别是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江油工业园区、游仙经济开发区、安县工业园区、三 台工业园区。
据介绍,其实现主要路径为突出主导产业,狠抓产业集群发展。比如高新区着力发展壮大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加快迈上千亿园区台阶步伐;经开区加快推进新一代电子信 息技术、化工环保、食品及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集中集约集聚集群发展,奠定国家级经开区的实力;江油工业园区围绕打造“特钢新
城”,重点发展冶金机械产业,努力实现跨越发展;游仙经济开发区 围绕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及新材料产业,打造国家城市矿山基地;三台工业园区重点发展轻工纺织产业;安县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涪城区要统筹整合现有工业发展区,加 快企业集聚,紧紧围绕科技城军民融合产业,大力发展新材料、光通讯、“三网融合”等产业;梓潼要发挥丘陵地区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盐亭要大力发展新型建材产业;北川着力打 造“山区特色资源深加工产业示范园”;平武着力打造“飞地工业园示范基地”。
当然,突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也是重要路径。比如高新区、经开区、科创区将抓住院所自主和相对集中两条主线,突出院所成果转移、招商引资两个资源,围绕军民融合、创新驱动两个主题,抓 住军转民、民参军两个关键,发挥园区科技资源集聚优势,着眼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以核、航空、电子、新材料为支撑的国家级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和 中西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高地。同时,园区发展也要突出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一批特色鲜明分工明确,协作配套紧密的专业化产业集聚区。比如在“园中园”建设中,重点推进高新区稀土工业园、经开 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游仙区西部电梯产业园和循环经济产业园、江油特钢产业园、北川香泉石材产业园、安县汽车配件产业园、三台纺织产业园、梓潼食品加工产业园、盐亭新型建材产业园、涪 城金家林光通讯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
日前,走进游仙五里梁工业园区,沿途,一栋栋标准工业厂房、三纵四横的路网结构全面建成。绵阳铜鑫铜业、芯联芯光通信产业等一批重大项目都已投产,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完 成”的喜人发展速度。
在芯联芯公司看到,宽敞明亮的无尘车间里,身穿统一白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员正聚精会神地操作仪器,规范、高效的生产场景,正展示出游仙环保科技产业迅猛发展前景。据了解,该项目是去年11 月签约落户,总投资30亿元,以芯联芯项目为龙头,园区还将吸引大批企业构建光电产业集群,力争3—5年时间,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8万个,成为国内蕞大的光通信模块生产基地 。
近年来,通过集中、集约、集群发展,我市专业园区建设已驶上“快车道”。而重大项目则成为专业园区载体。目前,我市今年首批80个重点工业项目已明确。项目总投资386.7亿元,今年计划投资 106.9亿元,这批项目的实施将为我市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注入一股强劲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新晨中国动力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新晨动力上市并非偶然,背后有一个相关强大产业链做助力——我市目前已有44家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部件企 业,去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2.25亿元,同比增长25%。汽车产业在绵快速发展,并实现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和集群发展,产业联盟功不可没。
据了解,去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共建设了长虹智能电视产业联盟、九洲空管系统产业联盟等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长虹智能电视产业联盟的成立,让企业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联盟秘书长、长虹公司副总工程师阳丹说,联盟兼具硬件、软件两条主线,这样的组合有助于集聚行业优势资源,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形成统一的市场标准。
据悉,今年,我市还将新建“东材改性材料”、“利尔化学”、“磁性材料”、“电子浆”、“智能立体车库”、“保和富山节能环保”等6个产业创新联盟。
主管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