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游仙经济开发区
游仙经济开发区于2010年5月经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12年12月获批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2013年4月正式列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游仙经济开发区近期规划面积36.88平方公里,由南区(小枧、建华片区)、北区(石马、东林片区)及东区(经济试验区、新桥、魏城片区)“一区三组团”组成。园区重点改造提升节能环保、电子信息及新材料、机械及汽车零部件、食品医药业,加快培育现代商贸物流业,逐步形成“4+1”产业发展格局。
2012年,游仙经济开发区已有亿元以上企业53家,实现辖区生产总值1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9.5亿元、增加值51.9亿元,分别占游仙区的75%、99%、99%,成为游仙工业强区主阵地、两化互动新窗口、开发开放前沿地。
科学规划引领发展。游仙经济开发区南区于2011年9月启动建设,近期规划面积23.38平方公里。按照“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和“产城一体、园城一体”发展要求,开发区坚持土地利用规划、产业规划、城镇规划“三规合一”,促进区域协调、城乡一体发展。总体规划布局为“一轴、三区、六组团”。“一轴”,即由北向南纵向贯通的产业发展轴;“三区”,即南部新型工业集聚区、中部航空科技产业及综合服务功能区、北部生态度假养生区。“六组团”,即五里梁工业组团、创意产业园组团、中央公园组团、小枧英伦风情小镇组团、航空城组团、生态养生组团。园区由“三纵四横”的道路交通体系互联互通。
投资拉动完善配套。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思路,游仙经济开发区以项目和投资为抓手,高效推进园区基础配套建设。2012年,开发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1亿元(含拆迁和统建安置房建设)。南区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与战略投资者四川凯越集团合作开发建设,2012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2.81亿元,重点推进了统建安置房、园区骨干道路及配套设施等项目建设。
目前,南区已建成8.3公里骨干道路,开发区规划馆已建成开馆,入园企业生产所需的水、电、气、通信、防洪排涝、排污等要素全面保障。园区还以富乐投资公司为依托,积极争取省经信委园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产业支撑特色建园。游仙经济开发区以“产业的高端”和“高端的产业”为方向,着力打造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中国科技城光电产业园、电梯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雅化工业园等特色园区。南区五里梁工业园依托624航空新城、保和富山再生资源生产基地、芯联芯光电产业园、赞泰中小企业孵化园等,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新材料产业;北区依托科学新城,重点发展军民融合、电梯制造产业;东区依托绵梓产业带,重点发展食品医药产业。围绕“每月至少一个工业项目竣工投产”目标,目前,南区已入驻工业项目20个,总投资112亿元;开工项目10个,其中铜鑫铜业、芯联芯、鸿琪、锐洋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铜鑫铜业、保和佳浩当年纳税5600万元。
安民为先统筹推进。游仙经济开发区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妥善处理“两化”互动中的拆迁安置问题,有序抓好统建房建设,突出安民为先。目前,南区已完成4000亩用地范围1200余户农户、10户企业的拆迁,为3144人购买了社保、医保,首期建设1008套统建安置房完工并交付使用,二期1500套已开工建设。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