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对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31号建议答复的函
你提出的《关于深化城市土地污染风险防控工作的建议》(第31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净土保卫战作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强化依法治理、强化协同配合、强化风险防控,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根据四川省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各市(州)2020年度〈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川省工作方案〉实施情况评估及“十三五”期终考核结果的通报》(川污防攻坚办〔2021〕26号),我市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一)强化疑似污染地块动态管理。依据《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要求,严格防范疑似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的环境风险,按照应纳尽纳的原则,我市每年定期对全市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实施动态更新。全市9个县市区均建立了疑似污染地块名单,所有疑似污染地块均录入了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系统。全市录入全国污染地块环境管理系统平台的85个地块,已按要求完成土壤环境调查78个,未超标地块68个,超标地块10个。建立全市污染地块名录,7个污染地块纳入《四川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
(二)抓好建设用地再开发利用准入管理工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协同工作,紧密配合,实施污染地块信息共享、联动监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污染地块管理办法(试行)》《四川省污染地块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以来,共组织97个建设用地用途变更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评审。组织相关县市区开展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治理与修复,实施绵阳辰南科技有限公司地块风险管控措施,实施江油市锰渣堆放地块、绵阳和顺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地块、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跃进路36号地块、营口宝成不锈钢有限公司江油分公司地块等污染地块的治理与修复,正在实施平武同兴选矿厂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
(三)做好建设用地环境风险管控工作。为切实做好建设用地环境风险防控,在全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调查成果运用,完成21家在产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风险管控及整改工作,组织开展10家关闭搬迁企业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管控工作。
在国家和四川省的统一部署下,2017年7月起,我市开展了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全市共划分214个详查单元,涉及详查的农用地面积66697.88公顷,其中:耕地61730.41公顷、园地4956.86公顷、草地10.61公顷。214个详查单元共布设2333个详查点位。2018年6月起,我市开展了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以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矿冶炼、石油开采加工、化工、农药、电镀、制革等73类行业为重点,确定260个在产企业地块、41个关闭搬迁企业地块、129个垃圾填埋场进行了用地基础信息调查,在此基础上确定54个疑似污染地块,在3个工业(化工)园区周边开展布点采样监测。全市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分别于2018年底和2020年底完成。
2016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市争取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9500万元,实施了以下项目:安州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一期)、江油市武都镇土壤治理示范工程项目,江油市含增镇垃圾填埋场污染治理修复与风险管控项目。同时,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实施了江油市锰渣堆放地块、绵阳和顺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地块、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跃进路36号地块、营口宝成不锈钢有限公司江油分公司地块等污染地块的治理与修复工程。
(一)持续实施建设用地调查。以73类行业以外的典型行业企业、高风险和中风险地块及周边耕地为重点,开展企业用地及周边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开展工业园区、油库、加油站、废弃矿山、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尾矿库、大宗固体废物堆场等重点区域土壤调查评估。
(二)推进土壤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开展土壤重点监管单位“两防两控”(防“跑冒滴漏”和防渗漏、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和控制无组织排放)、重金属企业绿色化提标改造以及历史遗留废堆场整治。
(三)全面推进土壤风险管控区建设。认真落实四川省长江黄河上游土壤风险管控区建设方案,整合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块空间信息,更新土壤风险源数据库和风险源管控清单,制定全市土壤污染分区管控方案,落实“一区一策”管理措施。对不满足风险管控要求的地块,坚决不收储、不供应。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