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四川优秀开发区 这些开发区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开发区既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见证者,更是实践者、开拓者。今年7月,2020年四川省开发区综合评价考核结果公布,通过综合评分排名,评选出29个优秀开发区。这些优秀的开发区如何做的?有哪些亮点?
9月10日,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的“走进全省优秀开发区”系列活动,带队走进优秀开发区——绵阳高新区、绵阳游仙高新区,四川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举行“走进全省优秀开发区”系列活动,大力宣传推广优秀开发区好经验和好做法,希望号召更多省内开发区向优秀开发区学习、取经,进一步营造创先争优、竞相发展的良好氛围。
上午,一行人跟随工作人员走进开发区内的绵阳京东方光电有限公司、感受了曲面柔屏的科技魅力,在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园,工作人员观摩了今年投产的“5G+工业互联网”生产线的高效率。
记者了解到,聚力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一直是绵阳高新区招商引资的一大亮点。2019年绵阳高新区为入驻企业争取资金1.6亿元,向京东方、中国重卡、九洲等重点企业提供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资金2.8亿元。帮助京东方、精上缝纫机等19户企业申请直购电,交易电量超过4800万千瓦时,目前京东方用电价格仅为每千瓦时0.48元,为全市蕞低。
良好的服务环境,已成为高新区开放合作的靓丽名片。今年以来,共招引了江苏三杰新能源项目、京东方触显一体化等总投资128.6亿元的17个项目。当前,绵阳高新区正紧密跟踪20个拟总投资980.2亿元的产业项目。
开工建设湖南艾华西部生产基地、太极川西北总部等项目,不断增强投资后劲。预计全年将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10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5亿元以上。此外,绵阳高新区着力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2019年留抵退税近0.66亿元,占全市留抵退税总额的16.71%。“税鑫融”财税资智能综合服务平台累计补贴企业359家、192万元。
绵阳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绵阳高新区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全面总结特色载体建设经验,全力推进各项科技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力争2020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00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080亿元,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贡献更多高新力量。
下午,记者随工作人员一同乘车来到绵阳游仙高新区。游仙高新区是中国(绵阳)科技城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一直以来园区多项经济指标超考核进度、任务进度、时间节点,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增速位居绵阳市11个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前列。
据悉,自游仙高新区建立以来,该园区围绕特色化、高端化、专业化发展方向,立足基础设施高起点建设,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努力将园区打造成为创新驱动的主引擎、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为推动游仙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绵阳游仙高新区相关的负责人王健告诉记者,“我们一直坚持向企业提供精准服务,这种服务不是口头上说说,必须要落到实处,这也是游仙区能够在短时间内能引进高端企业的蕞主要因素之一。”
“从项目签约到头部块模块的下线天,这个速度超乎想象。绵阳的政务环境太好,我们真是来对地方了!”四川移柯智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7月底,公司整个产业链条从深圳搬到了绵阳游仙区。行政审批方面,我们只交了一次材料,其余都由政务中心全程代办。政府给我们提供过渡性厂房,对公司装修等配套设施建设也提供了帮助。”仅仅29天,移柯智创公司便落户绵阳、实现产品下线。
一个区域的发展离不开新鲜血液的注入,人才引进是绵阳游仙高新区快速发展的关键。绵阳游仙高新区相关的负责人王健介绍,目前园区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南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航发燃气涡轮研究院等8个国家级科研院所,拥有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绵阳师范学院、绵阳职业学院大学生创新科技孵化园等高等院校4所,园区从业总人数达28813人。
其中大专以上研发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共计6219人,占园区从业人员总数的21.6%。拥有院士工作站4个、拥有院士专家4名,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1个,拥有在站博士12名,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技术中心8个,企业技术中心28个。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