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河北-平武工业园
(一)建设背景河北-平武工业园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由河北省对口援建平武县,并借鉴其他重灾县(市)产业园区建设经验,采用“飞地”模式在绵阳市高新区建设的工业园区。园区规划占地面积3.47平方公里,合计5210亩。2009年9月,园区建设筹备工作启动,2010年正式进入园区建设阶段。根据《绵阳国家科技城军民融合集中发展区总体发展规划(2014-2020年)》,园区有1.43平方公里用地纳入绵阳国家科技城军民融合集中发展区核心启动区范围。该区域主要承接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投资实力强的重大产业类项目。(二)主导产业河北-平武工业园区原确定以电子信息、材料和新能源为两大主导产业,根据全市工业发展重点产业及布局方案的初步意见,以及市委书记强调的“要根据重点产业布局重绘全市产业版图并引导和聚焦在新的项目引进中”。园区结合自身发展情况,适时调整主导产业,确定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储能装置制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件制造、新材料等重点领域产业,着力打造中国(绵阳)科技城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区。目前已入驻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有天津力神、西部控股、富骅新能源、泰坦豪特充电桩等。截止目前,园区建设投资达15亿元,完成了区内道路建设,水、电、气、路灯、绿化、排污等基础配套设施保障齐全。园区累计引进工业实体项目33个,落地建设企业达到26家,建成投产企业16家。协议引资55.23亿元,到位资金超过14亿元,已累计实现入库税收7000余万元。(三)区位优势河北-平武工业园区位于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范围内,是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集中区核心启动区重要组成部分。距离成绵高速不足2公里、市委政府7公里、火车客站10公里、火车货站5公里、南郊机场8公里。2009年该区域已被纳入绵阳市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范围。(四)政策优势入驻河北-平武工业园区,企业可同时享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集中区核心启动区、绵阳科技城比照执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相关先行先试政策、平武少数民族比照县相关优惠政策。平武县1999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享受少数民族比照县待遇,因此增值税、所得税除入库中央财政部分外,全部留存县级财政(其中增值税50%、所得税60%),用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省市不参与分成。为扶持入园企业发展壮大,园区可按平武少数民族比照县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一定比例左右连续三年奖励返还。
四川多个重大项目年内开工 新建仁沐新和绵九高速路
省发改委介绍四川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情况:仁沐新、绵九高速年内开工
绵阳平武县“三个重点”加速项目建设
绵阳正在“起飞” 抢坐通航产业“头班车”
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绵阳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绵阳市人民政府 关于修改《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绵阳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部分条款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的通知》解读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解读
科技城新区(直管区)创业大道西延线南侧
科技创新项目获得专项产业基金支持
了解高层次、创业人才引进鼓励政策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