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3年底四川将建设100个左右重点特色园区绵阳9个园区正在冲刺!
原标题:到2023年底,四川将建设100个左右重点特色园区,绵阳9个园区正在冲刺!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5+1”重点特色园区培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到2023年底,全省将建设100个左右贯彻新发展理念、优势突出、创新功能完备的重点特色园区。
此外,与《计划》一起还公布的,还有计划培育园区名单。我市共有9个园区入选,包括涪城5G产业功能区、高新区新型显示产业功能区、经开区智慧家庭产业功能区、安州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功能区、江油先进材料及装备产业园等。
作为我市高新产业聚集地,高新区近年来已经在发展新型显示产业方面,展现出规模集群效应。以长虹、京东方为龙头,东旭腾达、法液空等众多产业链配套支撑的企业汇聚,已初步形成上中下游产品聚集发展的良好格局。
按照规划,高新区突出新型显示产业生态圈和“人城产”融合发展功能区建设重点,加快推进重大服务业项目,建好一批特色小镇,着力将功能区建设成为“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产业城市承载地和公园城市展示区。
预计未来2-3年,高新区新型显示配套产业数达20家,产值超过100亿元,新型显示产业能级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力争到2025年,新型显示产业规模突破350亿元,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新型显示材料及器件生产基地之一。
同样围绕基础、靶向发力的,还有经开区。随着5G应用、物联网的商用落地推广,“智慧家庭”将是信息消费极具潜力的新兴市场,被认为是下一个“蓝海市场”。
经开区智慧家庭产业功能区拥有长虹电视、长虹空调、长虹美菱冰箱、长虹华丰连接器、海立电器等10余家骨干和重点企业,上下游配套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
去年,功能区新招引10个智慧家庭产业项目,包括生产压缩机壳体壳盖、钣金件的绵阳南亚,以及生产核心零件电机的宏发一海,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完善区内企业的供应链,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目前,经开区智慧家庭产业功能区已建成面积约3000亩,今后3年将新建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达到70万平方米。到2022年,力争产值总规模达到300亿,到2025年达到500亿。
下一步,我市将按照《计划》提出的要求,从打造产业集群,强化创新驱动,增强承载能力,提升服务水平,推进绿色安全发展,强化规划引领,创新管理体制等7个主要任务发力。
“我们将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和建设目标,发展‘小巨人’企业,鼓励企业、院校等开展协同创新,突破一批‘卡脖子’‘杀手锏’技术,并健全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机制,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提升核心竞争力等方式做优做强,形成较完善的专业化、市场化运营服务体系。”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